撒拉族民俗
撒拉族由元代來自中亞的撒馬爾罕人,同藏、回、蒙古各族長期融合而成。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信仰伊斯蘭教。人口:87697
分布: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qū)。撒拉族有自已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吸收了不少漢語和藏語詞匯,青壯年多通漢語。
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yǎng)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yè)生產(chǎn),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
撒拉族習(xí)俗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nèi)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作禮拜時,他人不得從面前走過;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滌衣物;與人談話時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禮的行為。
撒拉族服飾
撒拉族男子頭戴白色或黑色圓頂帽,上穿白色襯衫,外套黑色坎肩,束腰帶,下穿黑色或藍色長褲,冬季穿皮襖。婦女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外套坎肩,下穿各色長褲,戴頭蓋。
撒拉族食俗
撒拉族習(xí)慣于日食三餐(農(nóng)忙時根據(jù)情況適當加餐),主食以面粉為主。家常品種有花卷、饃饃、饅頭、烙餅、面片、拉面、搟面、散飯、攪團等。在一年一度的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兩餐,飯菜比平時豐盛一些。
按照伊斯蘭教義,撒拉族嚴禁飲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備酒。平時更無飲酒的習(xí)慣。 日常飲料除清茶、奶茶和蓋碗茶以外,還常飲麥茶和果葉茶。制作麥茶時,將麥粒炒焙半焦搗碎后,加鹽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葉茶是用曬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樹葉子制成,飲用別具風(fēng)味!
典型食品:比利買海,又?quot;油攪團',撒拉族傳統(tǒng)風(fēng)味食品,用植物油、面粉制成。
撒拉族節(jié)慶
撒拉人信奉伊斯蘭教。主要節(jié)日有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等。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古爾邦節(jié),每當節(jié)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燉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在民間,婚喪嫁娶都要炸油香、煮麥仁飯,其間凡參與炸油香、煮麥仁飯的婦女必須要'乎斯里'(即沐浴過),未經(jīng)沐浴或經(jīng)期婦女,不允許參與這項工作,也不允許到油鍋附近去。
撒拉族由元代來自中亞的撒馬爾罕人,同藏、回、蒙古各族長期融合而成。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信仰伊斯蘭教。人口:87697
分布: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qū)。撒拉族有自已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吸收了不少漢語和藏語詞匯,青壯年多通漢語。
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為生。此外,養(yǎng)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yè)生產(chǎn),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
撒拉族習(xí)俗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嚴禁在清真寺內(nèi)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攜帶污濁之物進入清真寺;作禮拜時,他人不得從面前走過;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滌衣物;與人談話時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