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雞頭與抬鍋蓋——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青年將談戀愛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潑水節(jié)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來到擺場上,用泉水相互對潑,并盡情歡歌。太陽落山,擺場上的青年開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娘,他就會走到姑娘身邊,要求晚上去她家串門。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來的話,小伙子就會邀上幾個同伴跟著姑娘來到她的寨中。一邊走,一邊對歌,互問互答。姑娘在這過程中要記住今天晚上到村寨的一共有幾個小伙子。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們先不忙著去姑娘家,而是先到親戚朋友家小歇,準備晚上鬧個夠。
那個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將客人領(lǐng)進村寨之后,就要去找姑娘,如果十個小伙子,她就要找九個姑娘來陪客。
找好姑娘之后,姑娘們就分頭去找雞,每人一只,找齊后交給那個姑娘去請村寨中最好廚師,大家一起殺雞做菜。
這頓全雞宴做好之后,做主人的姑娘就要到村寨中去喊:“遠方的客人,我家的飯菜已經(jīng)準備好,請你們快點來!”。姑娘喊了一圈之后,不管有沒有人答應(yīng),就直接回家了。一直豎著耳朵等姑娘喊的小伙子們,聽見喊聲后立即來到姑娘家。
在姑娘家的桌上酒菜已全部放好,每人兩個碗,一碗米酒,另一只碗里放著雞頭。小伙子一般要先數(shù)一數(shù)雞頭,如果對就入座,不對就不入席。
宴席開始后,小伙子們開始偷偷將雞頭藏起來,說姑娘的雞沒有殺夠。姑娘就要找雞頭,如果找出來了,罰偷雞頭的喝一杯酒。如果找不到,小伙子自己將雞頭拿出來,罰姑娘喝一杯酒。
小伙子們是來串姑娘的,不是騙吃的,所以在吃飯過程中大家會偷偷將錢湊齊,交給帶他們來的那個小伙子,悄悄藏在一個地方,讓姑娘們?nèi)フ摇?BR> 酒足飯飽,大家開始對歌。因為人數(shù)是配好的,所以每人都有一個對象,自由組合。如果對歌對出情意來,兩人就離開大家,到外面去悄悄地談了。
男女戀愛成熟之后,小伙子便告訴父母,由父母請媒人去提親。如果女方同意,就隨即舉辦訂婚儀式——抬鍋蓋。女方拿出幾只鍋蓋,在上面放上一碗熱肉、一碗煮熟的帶殼雞蛋。儀式開始時,由雙方的老人互敬鍋蓋上的食物,再雙雙敬媒人。敬送食物時,雙方老人一手抬鍋蓋,一手用筷子夾肉互喂,再各夾一個雞蛋喂媒人。這個場面非常熱鬧和滑稽,雞蛋很難夾,到了媒人嘴里,媒人不能用手,必須用牙齒、嘴唇來剝,圍觀者笑得前仰后合。儀式結(jié)束,雙方就算締結(jié)了婚約。
舉行婚禮時,接親的新郎往往是女方姑娘們戲弄的對象,新郎到了新娘家,姑娘們會用一盆盆冷水潑新郎,直至新郎渾身濕透。據(jù)說這是讓新郎清醒頭腦,以后見到別的姑娘不能動心。
進了房間,姑娘們還不放過新郎,用鍋灰油泥抹在新郎臉上,使新郎狼狽不堪。姑娘們邊鬧邊說:“不抹記不住姐夫,臉一半黑的就是!闭f完,姑娘們還會將新郎身上掛上算盤和秤,拉著他到院子里去示眾,表示新郎今后要精打細算過日子。
以前,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搶親的婚俗,這種特殊的形式在現(xiàn)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舊存在。
以前搶親一般是由三種原因引起的:一種是男女雙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自由戀愛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說親時,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將女兒另許他人。這樣,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來搶親。到了預(yù)定的日子,男方邀約十幾個精壯的小伙子,在深夜摸進女方家,找到姑娘拉起就跑。這時,姑娘就高聲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搶走的。前往搶親的人,兩個人拉著姑娘跑,其余人在后邊擔任后衛(wèi),以阻止追趕的人。由于女方父母毫無準備,寡不敵眾,所以這種搶親往往是順利的。
二是當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動已被父母發(fā)覺,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給姑娘選了另外的小伙子,就會叫自己選中的小伙子趕快來把姑娘接走。于是,小伙子就馬上組織人去,先把姑娘家包圍起來,然后由兩人進家找姑娘,找到后,對她說句'表妹,我來接你了',說完就由一個把姑娘反背起來,緊緊抓住她的雙手,另一個抬著姑娘的雙腳,拼命往回跑。這時,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來到,也不能闖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著姑娘被人搶走。這是阿昌族搶親的一種規(guī)矩。
第三種是在戀愛過程中,男女雙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變心,男方便組織人趁姑娘外出不備之機,半路截住,拉起就跑。這種搶親往往會引起械斗,造成傷亡。
搶親到家,一進門就放鞭炮,當即拜堂,讓姑娘包上高包頭。當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將姑娘領(lǐng)到男女較遠的親戚家住下,有時還要躲進深山老林,直到家里與女方家長談判結(jié)束,才能雙雙回家。
因雙方終要結(jié)成親戚,所以無論原來怎么鬧,男方在搶親后第三天仍要聘請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說親。求和說親儀式在女方家里舉行,女方家一律不負責招待,要由男方家負責招待,并付給女方家的說客工錢。因此,男方除請個說客外,還要請一個燒菜做飯的。談判時間一般三至六天。在這期間,男女代表都要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但一經(jīng)達成協(xié)議,雙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處,常來常往,親如一家。
當然,現(xiàn)在的搶親都是為了湊熱鬧,保留搶親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
阿昌族青年將談戀愛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潑水節(jié)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來到擺場上,用泉水相互對潑,并盡情歡歌。太陽落山,擺場上的青年開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娘,他就會走到姑娘身邊,要求晚上去她家串門。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來的話,小伙子就會邀上幾個同伴跟著姑娘來到她的寨中。一邊走,一邊對歌,互問互答。姑娘在這過程中要記住今天晚上到村寨的一共有幾個小伙子。到了姑娘的村寨,小伙子們先不忙著去姑娘家,而是先到親戚朋友家小歇,準備晚上鬧個夠。
那個被小伙子看上的姑娘,將客人領(lǐng)進村寨之后,就要去找姑娘,如果十個小伙子,她就要找九個姑娘來陪客。
找好姑娘之后,姑娘們就分頭去找雞,每人一只,找齊后交給那個姑娘去請村寨中最好廚師,大家一起殺雞做菜。
這頓全雞宴做好之后,做主人的姑娘就要到村寨中去喊:“遠方的客人,我家的飯菜已經(jīng)準備好,請你們快點來!”。姑娘喊了一圈之后,不管有沒有人答應(yīng),就直接回家了。一直豎著耳朵等姑娘喊的小伙子們,聽見喊聲后立即來到姑娘家。
在姑娘家的桌上酒菜已全部放好,每人兩個碗,一碗米酒,另一只碗里放著雞頭。小伙子一般要先數(shù)一數(shù)雞頭,如果對就入座,不對就不入席。
宴席開始后,小伙子們開始偷偷將雞頭藏起來,說姑娘的雞沒有殺夠。姑娘就要找雞頭,如果找出來了,罰偷雞頭的喝一杯酒。如果找不到,小伙子自己將雞頭拿出來,罰姑娘喝一杯酒。
小伙子們是來串姑娘的,不是騙吃的,所以在吃飯過程中大家會偷偷將錢湊齊,交給帶他們來的那個小伙子,悄悄藏在一個地方,讓姑娘們?nèi)フ摇?BR> 酒足飯飽,大家開始對歌。因為人數(shù)是配好的,所以每人都有一個對象,自由組合。如果對歌對出情意來,兩人就離開大家,到外面去悄悄地談了。
男女戀愛成熟之后,小伙子便告訴父母,由父母請媒人去提親。如果女方同意,就隨即舉辦訂婚儀式——抬鍋蓋。女方拿出幾只鍋蓋,在上面放上一碗熱肉、一碗煮熟的帶殼雞蛋。儀式開始時,由雙方的老人互敬鍋蓋上的食物,再雙雙敬媒人。敬送食物時,雙方老人一手抬鍋蓋,一手用筷子夾肉互喂,再各夾一個雞蛋喂媒人。這個場面非常熱鬧和滑稽,雞蛋很難夾,到了媒人嘴里,媒人不能用手,必須用牙齒、嘴唇來剝,圍觀者笑得前仰后合。儀式結(jié)束,雙方就算締結(jié)了婚約。
舉行婚禮時,接親的新郎往往是女方姑娘們戲弄的對象,新郎到了新娘家,姑娘們會用一盆盆冷水潑新郎,直至新郎渾身濕透。據(jù)說這是讓新郎清醒頭腦,以后見到別的姑娘不能動心。
進了房間,姑娘們還不放過新郎,用鍋灰油泥抹在新郎臉上,使新郎狼狽不堪。姑娘們邊鬧邊說:“不抹記不住姐夫,臉一半黑的就是。”說完,姑娘們還會將新郎身上掛上算盤和秤,拉著他到院子里去示眾,表示新郎今后要精打細算過日子。
以前,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搶親的婚俗,這種特殊的形式在現(xiàn)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舊存在。
以前搶親一般是由三種原因引起的:一種是男女雙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自由戀愛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說親時,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將女兒另許他人。這樣,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讓男方來搶親。到了預(yù)定的日子,男方邀約十幾個精壯的小伙子,在深夜摸進女方家,找到姑娘拉起就跑。這時,姑娘就高聲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搶走的。前往搶親的人,兩個人拉著姑娘跑,其余人在后邊擔任后衛(wèi),以阻止追趕的人。由于女方父母毫無準備,寡不敵眾,所以這種搶親往往是順利的。
二是當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動已被父母發(fā)覺,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給姑娘選了另外的小伙子,就會叫自己選中的小伙子趕快來把姑娘接走。于是,小伙子就馬上組織人去,先把姑娘家包圍起來,然后由兩人進家找姑娘,找到后,對她說句'表妹,我來接你了',說完就由一個把姑娘反背起來,緊緊抓住她的雙手,另一個抬著姑娘的雙腳,拼命往回跑。這時,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來到,也不能闖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著姑娘被人搶走。這是阿昌族搶親的一種規(guī)矩。
第三種是在戀愛過程中,男女雙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變心,男方便組織人趁姑娘外出不備之機,半路截住,拉起就跑。這種搶親往往會引起械斗,造成傷亡。
搶親到家,一進門就放鞭炮,當即拜堂,讓姑娘包上高包頭。當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將姑娘領(lǐng)到男女較遠的親戚家住下,有時還要躲進深山老林,直到家里與女方家長談判結(jié)束,才能雙雙回家。
因雙方終要結(jié)成親戚,所以無論原來怎么鬧,男方在搶親后第三天仍要聘請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說親。求和說親儀式在女方家里舉行,女方家一律不負責招待,要由男方家負責招待,并付給女方家的說客工錢。因此,男方除請個說客外,還要請一個燒菜做飯的。談判時間一般三至六天。在這期間,男女代表都要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但一經(jīng)達成協(xié)議,雙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處,常來常往,親如一家。
當然,現(xiàn)在的搶親都是為了湊熱鬧,保留搶親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