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女哭嫁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操東部方言的彝族在舉行婚禮前,新娘要在女伴陪同下哭嫁。即邊哭邊唱《哭嫁歌》。《哭嫁歌》有傳統(tǒng)唱詞,也有即興發(fā)揮。新娘哭唱可以任意傾吐心中的喜悅或悲傷,其情其景是這樣的:
姑娘要出嫁了,父母邀集親友,在場院里用樹枝搭起“青棚”,在地上鋪上青松毛。出嫁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就要由女伴陪同到青棚里歇宿。離開自己的住房前,姑娘拜別父母,依依難舍,哭號陳詞:
大片田地里,谷稗一起長。
留谷作種子,稗子被拋棄。
留種心得意,被棄心不甘!
房宅十余間,子女排成行。
留子守家業(yè),把女家出去。
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
……
姑娘由女伴陪同到了青棚里,當(dāng)然無法睡著,聽風(fēng)遠(yuǎn)處傳來陣陣雞叫聲,想到很快天就要亮,太陽就要出來,自己就得離開家園,出嫁他鄉(xiāng),禁不住悲從中來,于是又邊哭邊唱道:
青棚十一排,親朋已熟睡。
姑娘還不睡,不睡為什么?
志在守田園,要居自屋內(nèi)。
守既不可能,管家亦不成。
不守心尚可,不管心難安。
……
姑娘非常不愿意離開爹娘,離開從小相處的伙伴,離開家園,可是時間快到了,又不得不離開:
但愿雞莫叫,雞若肯不叫,
煉銀鑲雞嘴,煉金鑲雞冠。
但愿天莫亮,天若肯不亮,
煉金鋪天宮,煉鐵鑄天城。
但愿日不出,太陽肯不出,
背泥補山孔,挑水洗山峰。
……
進(jìn)而又想到被嬌慣的少女時代,想到將來的命運,更是有許多話要哭訴:
生長母家時,睡時枕母臂,
饑時食母飯,寒時穿母衣;
不下塘汲水,不上山砍柴,
挖菜不攀籬,慈母為照理。
嫁到夫家去,砍柴登高山,
汲水下池塘,挖菜攀刺籬;
菜葉若枯黃,夫家說閑話,
汲水水渾濁,夫家閑話多!
……
哀哀陳詞,一唱三嘆,聽者無不為之動容。據(jù)說,從前姑娘哭嫁,歌詞多為即興而發(fā)。有的“哭”得比較好,表達(dá)了大家的心意,便在民間廣泛傳播開來,經(jīng)過數(shù)代人群眾性的修改加工,相沿傳承至今,便成了彝族文學(xué)中極有感染力的著名抒情長詩《哭嫁歌》。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操東部方言的彝族在舉行婚禮前,新娘要在女伴陪同下哭嫁。即邊哭邊唱《哭嫁歌》!犊藜薷琛酚袀鹘y(tǒng)唱詞,也有即興發(fā)揮。新娘哭唱可以任意傾吐心中的喜悅或悲傷,其情其景是這樣的:
姑娘要出嫁了,父母邀集親友,在場院里用樹枝搭起“青棚”,在地上鋪上青松毛。出嫁的頭一天晚上,姑娘就要由女伴陪同到青棚里歇宿。離開自己的住房前,姑娘拜別父母,依依難舍,哭號陳詞:
大片田地里,谷稗一起長。
留谷作種子,稗子被拋棄。
留種心得意,被棄心不甘!
房宅十余間,子女排成行。
留子守家業(yè),把女家出去。
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
……
姑娘由女伴陪同到了青棚里,當(dāng)然無法睡著,聽風(fēng)遠(yuǎn)處傳來陣陣雞叫聲,想到很快天就要亮,太陽就要出來,自己就得離開家園,出嫁他鄉(xiāng),禁不住悲從中來,于是又邊哭邊唱道:
青棚十一排,親朋已熟睡。
姑娘還不睡,不睡為什么?
志在守田園,要居自屋內(nèi)。
守既不可能,管家亦不成。
不守心尚可,不管心難安。
……
姑娘非常不愿意離開爹娘,離開從小相處的伙伴,離開家園,可是時間快到了,又不得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