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柱落腳房(畬族)
清代以前,畬族的住房大都是以竹子為架搭成的“懸草寮”。這種茅寮稱“千柱落腳”或稱“千枝落地”,四面通風(fēng),呈“介”字形。
架料多縛成框格型,寮面的茅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蓋上。大多沒有隔間。前后開門,不開窗戶,沒有煙囪。一般占地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墻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它僅在寮中央豎1排3至5根樹叉,叉上架著橫杠,兩邊斜靠若干木條,扎上橫條(竹片),覆蓋茅草而成。茅寮結(jié)構(gòu)低矮,陽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濕。
清代以前,畬族的住房大都是以竹子為架搭成的“懸草寮”。這種茅寮稱“千柱落腳”或稱“千枝落地”,四面通風(fēng),呈“介”字形。
架料多縛成框格型,寮面的茅草也是打成草匾之后蓋上。大多沒有隔間。前后開門,不開窗戶,沒有煙囪。一般占地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墻高2米左右。有的“山寮”成“人”形。它僅在寮中央豎1排3至5根樹叉,叉上架著橫杠,兩邊斜靠若干木條,扎上橫條(竹片),覆蓋茅草而成。茅寮結(jié)構(gòu)低矮,陽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