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特殊習(xí)俗
重慶是一個地處中國西部的多民族直轄市。全市現(xiàn)有49個少數(shù)民族成份,在175萬少數(shù)民族人口中,土家族達(dá)113萬人,苗族有 萬人,主要分布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和黔江、酉陽、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及萬盛區(qū)、綦江縣等地。
1、 土家族、苗族風(fēng)情在中國西南部重慶東南的大山中,穿行著兩條清幽的河流——烏江、酉水河,她宛 如閃亮的玉帶鑲嵌在這塊熱土地上,也就是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聚居著勤勞純樸的土家兒女。土家族是中國古代巴人的后裔,由于大山阻隔,這里不象別的民族那樣保留原始,她已經(jīng)于漢族融合,但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土家風(fēng)俗。他們奉祭白虎、住吊腳樓、喝油茶湯,唱土家山歌、跳擺手舞,哭嫁、跳喪等。2、 土家哭嫁土家姑娘的結(jié)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jié)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biāo)志。新娘對家中每位親人要唱一首,來一位親朋又唱一首;遇上陌生人來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藜薷栌'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哭嫁,源于婦女婚姻之不自由。昔日,土家人的這樣幾種婚俗:一是'凡姑氏之女,必嫁舅家之子',叫做'接骨種'。'無論處之大小,竟有姑家女子年長十余歲,必待舅父之子成立婚?quot;。'兄亡收嫂,稱為'坐床''。二是純男性選擇式。無論何家女子,只要男方看中,買一串鞭炮去她家門口放了即為定親,女方任何人不得反對。若一女子被幾個男子舉行放炮定親儀式,便惶惶然不知所措。男方則千方百計斥取婚姻,甚至殲滅婚敵,因此而有殃及女賓安全的。三是搶親,所謂'搶來的'。四是童養(yǎng)媳,所謂'引來的。3、趕 年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jié)日,是年節(jié);節(jié)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舍巴日'舍巴',意為'擺手';'日',即'做'。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它是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jié)舉行,并發(fā)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擺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的叫'大擺手'。'大擺手'規(guī)模大、套數(shù)多、時間長,歷時七、八天,與集市貿(mào)易、文藝體育活動一起,在'擺手堂'前舉行。'擺手堂',在土王祠。'小擺手'規(guī)模小,套數(shù)少,一般是一至三天,多在本氏族祠堂舉行。趕年土家族過春節(jié),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xiāng)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后溪鄉(xiāng)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xiāng)和沙灘鄉(xiāng)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xiāng)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后,全家出門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祈求祖先護佑。4、跳 喪與'哭嫁'不同,土家人的喪事卻辦得十分熱鬧。'熱熱鬧鬧送亡人,歡歡喜喜辦喪事',充分表現(xiàn)了土家人豁達(dá)的生死觀。土家人跳喪,一為死者歌功頌德,二為安慰死者家屬,誰都把'跳喪'當(dāng)做情誼的象征,說:'把不起耙把送不起情,跳一夜喪鼓送人情'。'跳喪'與巴人樂舞有著淵源關(guān)系!顿绺畧D經(jīng)》載:'巴人尚武,擊鼓跳歌以興哀。……父母初喪,鼙鼓以道哀,其歌必狂,其眾必跳。'《巴東縣志》卷二十曰:'喪葬,歿之夕,其家具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呼達(dá)旦,或一夕至三夕,至十余夕不等。
重慶是一個地處中國西部的多民族直轄市。全市現(xiàn)有49個少數(shù)民族成份,在175萬少數(shù)民族人口中,土家族達(dá)113萬人,苗族有 萬人,主要分布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和黔江、酉陽、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及萬盛區(qū)、綦江縣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