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生產(chǎn)習俗-挖冬筍
挖冬筍,是黃坳、茨坪、長坪、下七一帶客籍山區(qū)農(nóng)民所喜愛的一項采集活動。農(nóng)歷十一月以后,冬筍即開始生長,客籍人們便身背背簍,手握鋤頭進山挖筍。迸山后,選擇“當年”母竹 (“背年”竹筍少),沿竹梢方向尋找稍微隆起或已爆拆開裂的地面,清除表面落葉,再試著挖。有的即可見到筍尖,挖出竹筍;有的則只能看到竹根,還要順根再挖。如竹根長毛(裹有若衣),表示竹齡較幼,此根無筍;如竹根鮮活橙黃,則會長冬筍。挖到筍后,還可沿竹根走向,繼續(xù)尋挖。
挖冬筍者多選擇“走邊竹”尋挖,此種竹生筍較多,有“橫三豎七”的說法,即筍從竹根橫向伸出,意味著該竹根生筍不多;如冬筍生長方向與竹根平行,則生筍較多,甚至一窩可挖到幾個冬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