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
明代設住持,管理伏羲廟上香清掃事宜。住持身份是道士,又稱陰陽,由于屬正一道,可以帶家,又有“廟戶”之稱。住持長住廟內,職業(yè)世襲。田陰陽家自明嘉靖年間直至民國,祖孫十三代相沿為天水伏羲廟住持。清乾隆五年(1740年),秦州州署設住持3人(其中就有田家的先人田復善),并制訂“住持經守條約”,刻于秦州知州李?撰《重修伏羲廟》碑碑陰,令住持道人“宜處修香火,小心經守”,亦不能讓閑人“任意出入游玩騷擾”否則將“立即扭稟以憑拿究”。同時,州署為廟戶每年提供工食銀12兩,以補貼日用。民國時伏羲廟有住持2人,一為田陰陽,一為蒲陰陽,俱帶家住廟內,但政府不再撥款,生活來源主要是香火錢。1949年后,住持被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