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年1月24日。溫斯頓-丘吉爾逝世,終年90歲。在倫敦舉行了 有110個國家代表參加的莊重的國葬儀式。之后,溫斯頓爵士的遺體 葬在布萊尼姆皇宮他家祖居附近的一個小小墓地里。人們向這位20世 紀頂天立地的政治家表示哀悼。對英國來說,隨著大英帝國光輝日趨 暗淡,他的逝世似乎象征著一個驕傲的世紀的結束。對整個世界來說 ,一個英國的政治家與我們永別了。他意志堅強,口才雄辯是蔑視希 特勒的象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最困難的時刻,在德國軍隊席卷整個 歐洲之時,英國于1940年選舉了丘吉爾出任首相。他嚴峻地告訴下 院:“我的奉獻,只有鮮血、辛勞、眼淚與汗水。”當英國在戰(zhàn)爭中 孤立無援,害怕德國的入侵與飛機的轟炸那個最險惡的時刻,丘吉爾 不畏強暴,嘴里叼著雪茄,兩個手指做象征勝利的“v”字,高高舉 起。 珍珠港事件以后,美國參戰(zhàn),他為英、美、蘇聯盟的領導與協調 付出了辛勞,最后終于摧毀了軸心國。 從本世紀初他任公職以來的長 期奮斗中,1945年是他個人經受了最痛苦的挫折的一年。當時歐戰(zhàn)雖 已勝利,他卻在全國選舉中被工黨擊敗。 他從皇家軍事學院畢業(yè)以 后,就開始了軍官與戰(zhàn)地記者的生涯。他于1901年首次被選入國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不久他成為海軍大臣 英國為丘吉爾舉行國葬
英國皇家儀仗隊護送丘吉爾的 靈柩通過倫敦市區(qū)
著名的“v”型手勢曾給無數人帶來信心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