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山又名金娥山,位于西寧市大通新城。山頂有一座天池,每到夏季雨水旺盛之時,天池里水波蕩漾,池畔蝴蝶飛舞,五色的斑斕。游人登山觀日出時,朝陽、山花、蝴蝶相映成趣,這便是西寧古八景中的“金娥曉日”。有詩云:“危峰掛日,奇日撐云,一道中穿,西通青海,山上湫池,久旱不涸!蹦锬锷揭云溆纳钚沱悾瑲庀笕f千而聞名遐邇。 娘娘山是祁連山系的支脈,西起黑林,東止于景陽川,首尾長百里余。從山腳至頂峰,一年四季千姿百態(tài),情趣橫生,實是一條幽深雅靜、絢麗多彩的天然畫廊。另外,那一萬多畝草山,逶迤起伏,錯落相間,有時茂林如屏,峭壁當前,令人有“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感。然而當您在迂回曲折的羊腸小道攀登探幽時,又會峰回路轉,頓生“云開別有天”的情趣。有時順著坎坷的山間小道步行其間,突然會從晴天外,灑下陣陣細雨,拂落在臉上,頓覺清新涼爽。偶然又會看到一股白朦朦的水霧,從懸崖間噴薄而出,飄游于峰頂山腰。這種蒸郁不散的高山深谷的濕氣,造成了娘娘山的多變氣候。她時而細雨朦朦,給人頻添沉肅穆之氣;時而云開霧散,明媚的陽光照得古木添新,綠樹滴翠。更有那涓涓溪流,潺潺澗水,如細樂輕奏,飛虹流彩,讓人心曠神怡,眼目一新。 登上山頂,極目遠眺,南面西寧市聳立的南北兩山和幢幢高樓,隱約可望。北邊的大坂山壁立萬仞,山頂白雪皚皚,山腰云霧縹渺,環(huán)顧四周,但見娘娘山麓自西而東,崗陵起伏,有若龍騰霄漢,有似鳳凰展翅,有的青翠如屏,有的彩云繚繞。身居此山,真有“一峰拔地起,四望眾山小”之感。就連對面聳立在北川河畔,巍峨壯觀,久負盛名,被人稱為“仰半肚兒摸著天”的老爺山,霎時間也顯得矮了許多。俯視山間,翠屏壁立,深壑萬丈;山下溪水碧透,歡騰奔流,間有匯合處則水石相擊,如滾珠濺玉,涌銀堆雪,煞是好看。每當秋未冬初,滿山樺林如火,特別是在夕照晚霞中,狀若流金,伴著陣陣秋風送來的麥香,不僅恍若置身畫圖之中而且更能醉人心扉。 娘娘山流傳久遠的名勝古跡和奇妙動人的神話故事,無不令人神往。古往今來許多詩人、畫家、風流名士慕名而來,為她吟詩填詞。清留甘任用縣知事湘潭廖傒蘇調寄《浪淘沙》中寫道:“南望好山多,秀絕金娥。夕陽橫落淺深坡。照徹芙蓉紅有暈,玉面婀娜。詩景費摩挲,采入樵柯。一肩歸去如何?呼得老妻烹酒醉,終夜狂歌!睋(jù)史料記載,公元609年隋煬帝率文武百官和各種服役人員約十萬之眾,巡游河右(河西的別稱)親征吐谷渾。煬帝胞妹樂平公主隨行,殂于金娥山,后建成圣姥廟。因圣姥俗稱娘娘,故金娥山又叫娘娘山。 娘娘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還是一座寶山,山下蘊藏著豐富的煤層,開采了五、六百年之久。娘娘山麓中嶺、還埋藏著大量的石英石,水利資源也十分豐富。如今的娘娘山,仍以她婀娜的玉面,秀絕的倩影,熱情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當你陶醉其間時,或駐足于嶙峋怪石之間,或止步于滃涌山泉之旁,或小憩于豐草綠縟之中,或靜思于蒼松翠柏之下,一定會浮想聯(lián)翩,情思難以自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