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景點 |
鄭和公園與鄭和史跡陳列館 |
介紹 |
長樂市區(qū)中心有一座小山,因古時位于縣城南面而名南山。山上有一座公園,原名“南山公園”,始建于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公園歷經(jīng)宋元明數(shù)代營建,特別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風期間,全面整建,亭、臺、樓、閣、塔、寺等建筑眾多,成為佛、道教者朝拜圣地。園內(nèi)樹林蒼翠,草木蔥蘢、環(huán)境優(yōu)美。塔、館、亭、廊依山勢而建,相互交融,渾然一體! @內(nèi)的三峰塔為中國名塔之一。塔身八角七層,仿樓閣建筑,石構(gòu),高27.4米,塔壁刻有取材于佛教故事的精美浮雕,是研究宋代建筑和石雕藝術(shù)的珍貴實物。三峰塔原名“圣壽寶塔”,始建于宋紹圣三年(1096年),政和丁酉年(1117年)落成。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鄭和登塔察看港口時知該塔為宋徽宗祝壽而建,頗為不悅,說趙佶乃昏君,被金人所俘喪身北國,遂題改塔名至今。據(jù)《長樂縣志》載,鄭和下西洋中多次“奉施喜舍”修建該塔及塔旁的“三峰塔寺”。三峰塔是當年鄭和登塔俯瞰其停泊太平港龐大船隊的了望塔,也是鄭和下西洋船隊出入太平港的航標塔! ∶饔罉肥辏1412年)鄭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風時,為酬謝“海神天妃保佑”,奏請明成祖恩準在長樂南山塔東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偉壯觀的“天妃宮”,為船隊官員祈報和謝神之處。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天妃移祀?yún)呛筋^附近新建的“天后宮”,而把原南山天妃行宮改為“吳航書院”。書院毀于抗日戰(zhàn)爭。1985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開航580周年,政府撥款在“天妃宮”和“三峰塔寺”舊址上興建鄭和史跡陳列館。南山公園亦改為“鄭和公園”。 館藏珍貴文物《天妃靈應之記》碑(俗稱鄭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長樂候風時親自撰文鐫立的石碑。碑文楷書計1177字,詳載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間,鄭和前六次下西洋經(jīng)過與第七次下西洋任務,是研究我國明代海外交通史及中外交往史的珍貴實物史料。
|
位置 |
福建福州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