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重慶張飛廟
景點 |
重慶張飛廟 |
介紹 |
張飛廟位于云陽縣城外長江南岸的飛鳳山麓,為祭祀三國蜀漢名將張飛而建,依山取勢,背臥蔥蘢古木,俯臨浩浩長江,側伴飛泉幽潭,素有“巴蜀一勝景”之譽。
張飛是三國時的蜀漢名將。傳說他在川北良中被叛將殺害后,叛將攜了他的頭顱去東吳邀功,行至川東云陽,猛聽得吳蜀議和消息,忙棄了頭顱逃奔他鄉(xiāng)。于是有了張飛“身在良中,頭在云陽”之說,云陽張飛廟也就這樣修建起來。
張飛廟始建于蜀漢末年,宋元以來均有修茸。清同治九年(1870年)大部份毀于水患,現(xiàn)存廟宇多為洪水后修建。廟臨江而立,矗立于巨大的巖壁之上。廟前石壁上“江山風清”四個大字,赫然奪目。正殿富麗堂皇,張飛的大型塑像居中,兩側有戰(zhàn)馬。主要建筑有紀念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結義樓,寄托張飛對關羽(關云長)思念的望云軒,以及紀念傳說中的張飛神靈為上下舟船助風的三十里的助風閣等。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在云陽客居,寫了許多以杜鵑和明月為題的詩篇,所以又在這里修了紀念杜甫的杜鵑亭和得月亭。整座廟宇崇樓飛閣,雄偉壯觀。
廟內還存有大量漢唐以來歷代名家的碑刻及書畫。史載:“張祠金石,甲于蜀東,常有日本賈人餅金購置”,因有“文藻勝地”盛名,張飛廟內現(xiàn)收藏木刻字畫和摩巖書畫四百余幅,其中不少是稀世之寶,常令書畫愛好者流連忘返。
廟前約150米處的江中有一脊石,東西長200余米,俗稱龍脊石。上有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以來170余家的石刻題記,為珍貴的水文資料。傳說每年人日—— 正月初七,龍脊石現(xiàn)出,周圍的人就成群結隊到石上游覽。
|
位置 |
重慶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