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景點 |
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 |
介紹 |
“萬人坑”位于大同市礦區(qū)煤峪口南溝,分上、下兩洞。上洞寬五米多,深四十多米,系一自然山洞。下洞寬四米左右,深七十多米,為舊時小煤窯的坑道。在兩個洞內(nèi),堆滿了日軍二戰(zhàn)期間占領大同后殺戮或迫害致死礦工的尸體。煤峪口南溝的坑口,僅是礦區(qū)二十多個“萬人坑”中的一處。 “萬人坑”是在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 ,野蠻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后,成為被殘害礦工死后堆放尸體的坑道的。日本侵略者占領大同煤礦8年中,掠煤達1400多萬噸,6萬多名礦工被摧殘致死。僅在大同煤礦礦區(qū)就有多達20處的“萬人坑”,如今僅存2處。 這是日軍殘害中國礦工的鐵證,也是日本侵華罪行的鐵證,F(xiàn)在的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已作為國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時刻提醒人們勿忘國恥。
“萬人坑”是大同煤礦展覽館的別稱,因其擁有兩個容納日寇侵華期間被害礦工尸骸的山洞而得名。自一九六二年建館以來,先后接待上百萬中外憑吊者,成為聞名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山西日前正式確定31處景點為“紅色旅游”精品,大同煤礦遇害礦工“萬人坑”展覽館(煤峪口礦)位列其中。
近年來,由于山體滲水不斷加劇,洞中大量尸骸出現(xiàn)腐蝕破碎現(xiàn)象,致使這一侵華日軍殘害中國礦工的“活見證”的保護危機凸現(xiàn)。中央及山西省委領導對此給予高度重視,要求盡快解決,加強保護。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申維辰攜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到大同煤礦集團,就“萬人坑”遺址的改建和保護工作進行指導協(xié)調(diào),由此拉開了全面推進“萬人坑”改建保護工作,把“萬人坑”打造成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點的序幕。
|
位置 |
山西大同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