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景點 |
銀川拜寺口雙塔 |
介紹 |
拜寺口雙塔坐落在賀蘭縣西部的拜寺口。自銀川乘車順沿山公路向西北行,約半個多小時即可到達。拜寺口雙塔矗立在拜寺溝口左側的一架紫色山峰前的一個方形平臺上。兩塔東西相距百米,象一對情侶,含情脈脈,形影不離。人們懷著敬仰之情,送給她們許多美麗的名字:“相望塔”、“夫妻塔”、“山神塔”、“海神塔”、“飛來塔”。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年兵荒馬亂,山泉枯竭,民不聊生。有一天晚上,在紫石山前拜寺廟里的老增依稀聽到有人在半空中說話。“此地不可久留”。老和尚出廟觀看,只見拜寺廟東西兩側各約50來步遠的地方不知何處飛來了兩座亭亭玉立的佛塔。老和消心想,天長日久難耐孤寂,只有鐘聲為伴,若有這兩座塔相陪那該多好!決不能讓它們再飛走。于是老和尚心生一計,點著一把火燒傷了東邊一塔,西邊一塔也就留下來了。因而得名“飛來的”拜寺雙塔。此后這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據(jù)考證、西夏時期境內佛教盛行,開國皇帝李元昊信奉佛教,“他幼曉佛書,通曉經文”,在賀蘭山拜寺口修建佛祖院,寺廟規(guī)模宏大,隨寺廟而建立雙塔。近千年來,幾經重修,得到群眾的保護,雙塔秀貌一直未改。雙塔造型精美,均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高約45米,塔身華麗,每層均用各色琉璃瓦裝飾,塔頂上仰的蓮花瓣剎座,承托著13層相輪作為塔剎。每面塔檐下中間各砌進一個淺佛龕,龕內有磚雕佛像一尊。在佛龕的兩側均飾有直徑30厘米的圓形磚雕獸頭,口含串珠,形象奇特,實屬鮮見。雙塔又各具特色。東塔身高13層,除第一層較高外,以上各層檐與檐之間的距離依次縮短。呈現(xiàn)密檐式的顯著特點。塔室為圓形,直徑3米,塔身南面有一寬50厘米、高2米的券門可進入。塔室正面墻壁上彩繪壁畫,栩栩如生。塔室內第一層高3米為圓木板閣樓裝置。
拜寺雙塔,是西夏國王李元昊離宮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當年拜寺口寺廟眾多,華麗的宮殿參差交錯,金碧輝煌,它給氣勢雄偉、古木參天的拜寺口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今天,在個充滿勞動人民智能結晶的杰出建筑--拜寺口雙塔,已成為研究西夏歷史的重要遺物,同時,也是值得游客一覽的名勝風光點。
|
位置 |
寧夏銀川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