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景點 |
東寨港自然保護區(qū) |
介紹 |
1.濕地名稱: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2.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時間:1992年7月31日。
3.地理坐標:19°57′-20°01′N,110°32′-110°37′E。
4.地理位置:位于海南省東部,距?谑校玻埃耄。
5.面積:5400ha。
6.濕地類型:MARINE。粒危摹。茫希粒樱裕粒獭。祝牛裕蹋粒危模拥冢ǎ罚┛睢
7.海拔高度:0m(海平面)
8.濕地描述:屬亞熱帶海洋濕地,海岸曲折多彎,有許多彎曲的潮水溝分布其間,海灘上分布有紅樹林。
9.地理環(huán)境描述:海岸地區(qū)是微咸沼澤地,海灣水深一般在4m內(nèi),海水含氯量最高為33.44%,最低為9.3‰,平均為21.86‰.保護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3.8℃,年降雨量1700mm,海水溫度最高32.6℃,最低14.6℃,平均24.5℃。
10.生態(tài)描述:保護區(qū)的濕地植物主要是紅樹林植物,有15科29種,如紅海欖、木欖、海蓮等,其他植物較少,有鹿蔸、海棠和福建茶等。
11.土地所有:
(1)保護區(qū):國家所有。
(2)周圍地區(qū):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
12.已采取的保護措施:①1984年建立保護區(qū)并設立管理站進行濕地和水禽的保護和巡邏;②開展宣傳活動,向周圍群眾宣傳保護濕地的重要性;③與周邊鎮(zhèn)和區(qū)政府組成聯(lián)合管理委員會,協(xié)商濕地保護。
13.建議采取的保護措施:擴大紅樹林面積,人工營造紅樹林。
14.土地利用情況:人為的主要活動:
(1)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坐船游覽;科學研究。
(2)周圍或區(qū)域范圍:農(nóng)業(yè)活動;養(yǎng)魚蝦;城鎮(zhèn)居民生活。
15.干擾、威脅,包括土地利用的變化和主要開發(fā)項目:
(1)在保護區(qū):無。
(2)周圍或區(qū)域范圍:當?shù)剞r(nóng)民過度捕撈魚蝦。
16.水文和自然價值:紅樹林為鳥類棲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給商業(yè)魚類提供了育苗的基地;紅樹林能有效的減少海岸侵蝕、和抵御臺風破壞。
17.社會和文化價值:冬季這里豐富的越冬鳥類,為觀鳥的游人提供了良好的去處。
18.著名的動物種群:數(shù)量較多的水禽是鷺類和涉禽類,主要種類有:蒼鷺、大白鷺、中白鷺和白骨頂、白腰杓鶩、紅腳鶩等。
19.著名的植物群落:紅海欖、角果木、桐花、海蓮木欖等純林群落和混林群落。
20.目前的科研活動:越冬水禽觀察;紅樹林人工造林;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
21.目前的保護宣傳:一般性宣傳,號召當?shù)鼐用癖Wo紅樹林,保護水禽濕地。
|
位置 |
海南?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