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安國寺
景點 |
安國寺 |
介紹 |
安國寺位于陜縣西李村鄉(xiāng),距三門峽市約64公里。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稱琉璃寺。安國寺始建于隋,歷代均有修葺。主體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墻為界分前后兩處院落。前院包括山門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經(jīng)房、禪房、鐘樓、東西蓮池和石碑經(jīng)幢等。后院有佛殿一重,石碣兩塊。還有寺院附屬建筑多所。
前院山門為南面帶有檐廊的單檐硬山式建筑。面闊三間,山門兩側各置一耳門。前殿為面闊三間的單檐式硬山結構,西側有配殿三間,東側有一座條石砌基、青磚筑起的正方形鐘樓,樓頂四周有磚雕仿木斗拱。
中殿為面闊一間、進深三間的單檐硬山式建筑物,四面帶有回廊,檐下施三踩單昂斗拱、龍鳳大脊,正吻和脊獸大部尚存。中殿東側用條石砌成的蓮池尚未完整,西池已廢。
后殿面闊三間,單檐硬山式結構,中殿和后殿兩側的經(jīng)(禪)房也都是單檐硬山結構。
前殿與山門之間有清順治十四年和康熙五十九年石碑各一通,一為"重修安國寺記";一為"重修鐘樓碑記"。中殿與后殿之間有清乾隆元年"重修安國寺金妝神像碑記"和"曹洞正宗"殘碑各一通。
火墻(由石碣得名)高約4米,自東而西將整個寺院分為前后院。正中為門樓,內(nèi)外沿及額頭雕二龍戲珠等圖案,火墻南面東側為磚雕蟠龍圖案,西側為麒麟圖案,門楣兩側為五瑞圖;饓ι锨队忻髀c四年"重修瑞云山安國寺火墻序"石碣各一塊。
正殿在火墻北側,面闊五間,單檐硬山式結構,檐下施三踩單昂斗拱,龍鳳大脊。正吻和走獸等磚雕裝飾及廊檐下的木雕八仙人物圖案等基本完整,雕花六抹格扇門基本完好,廊下承檐的四根小八角體磨光青石柱是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改換的,高約3米,上雕刻揩書對聯(lián):
寶筏渡迷津原里犬河邊牛愿相逢去 ;
金繩開覺路井中蛇藤上鼠應早脫來。
昌水縈洄萬頃流光映梵宇;
瑞山繚繞四圍爽氣浮祇園。
免費 |
位置 |
河南三門峽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