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大散關
景點 |
大散關 |
介紹 |
位于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自古為“川陜咽喉”。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里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 大散關亦稱散關,關中四關之一,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 這里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陜咽喉”、兵家必爭之地。 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fā)生戰(zhàn)役70余次。 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里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 公元1131年5月, 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年),宋于富平之戰(zhàn)失敗后,宋將吳即收拾殘兵, 屯據和尚原,剛立好柵寨,金兵已至原下。 有人勸吳移屯漢中,保住入蜀之關口,吳認為:「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后,是所以保蜀也!构淮驍×藖矸傅慕鸨。次年五月,金沒立郎君及別將烏魯折合,分兩路入寇。沒立出鳳翔,折合自階、成、鳳州出大散關。當時,吳乏糧,故兵無斗志。吳與弟吳麟召諸將,以忠義相激勵,并歃血而誓,使兵眾感奮。烏魯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陣,宋軍更戰(zhàn)迭休,大敗折合。這時,沒立郎君正攻箭關,吳選兵奮擊,使金兵兩路不得會合,大敗而去。十月,完顏宗弼(金兀術)自熙河移兵窺蜀,引兵眾十萬人,從寶雞造浮橋渡渭來犯,吳派吳麟、雷仲等,將勁兵用「駐隊矢」迎敵。并用騎兵斷其糧道,共交鋒三十多次,完顏宗弼中箭而敗退。此役宋軍大勝。 今川陜公路的山巖上留有前人鐫刻的“古大散關”幾個大字。這里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今有古散關城故址、瀑布山、寶雞鐵路秦嶺北坡8字型盤山道等景觀,雄偉壯觀。
|
位置 |
陜西寶雞
|
注意:網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