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
又名臥橋,在渭源縣城南門外的清源河上。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既濟行人,復通車馬”,后被洪水沖毀。1919年仿蘭州臥橋改建,被稱為“渭水長虹”。橋身南北向全長40米,高15.4米,寬4.8米,曲跨29.5米。整個橋分為13間,46柱,&127;橋面和橋底均以每排10根粗壯圓木,并列為11組,從兩岸橋墩底部逐次遞級,凌空而上,形成半圓狀橋體。橋面有臺階通道三條,并配有欄干扶手。橋頂為飛檐挑閣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為木結構,精巧壯觀,已成渭水一大景觀。于右仁先生曾題寫了“大道之行”的匾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