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景點 |
沃德貢杰 |
介紹 |
高高地隆起一座山 一九八一年夏天,我和山南扎朗縣吉令鄉(xiāng)一個名叫克珠的青年農(nóng)民,一起搭船渡過雅魯藏布江,到著名的桑耶寺去參觀。船到江心,四處白茫茫一片,像航行在大海般,偶然朝下游一看,發(fā)現(xiàn)那里隆起一座特別巨大的山,高高地矗立在藍天白云上面。它是那樣的大,大得讓我吃驚;它是那樣的高,高得讓我不敢相信,好象天空放下一張幕布,又像大地長出一座屏風,堵住了雅魯藏布江流,遮住了東南半壁天空。 前些年,我常在山南一帶來來去去,怎么這么一座頂天立地的山,就沒有特別的留意呢?倚著船舷,我一邊看山,一邊念叨。克珠雖然是個農(nóng)民,卻是著名的吉令寺活佛的兒子,歷史、宗教、民俗知識都是很豐富的。他說:“老師,這座山叫沃德貢杰,它不是普通的山,它是西藏所有雪山神的父親。那些最偉大、最著名的雪山神靈,都是他的兒子。你查查藏文古書,就知道了!薄 』氐嚼_,趕緊去請教著名學(xué)者恰白·次旦平措先生,先生學(xué)識淵博,態(tài)度謙和,對我們這些后學(xué)者提出來的問題?偸乔Х桨儆嫷叵朕k法滿足。他在一大堆用緞子包裹的長條書里翻了半天,最后說找到了依據(jù)。他說:“沃德貢杰是雪域藏土最古老的山,最原始的山神,早在世界形成之前就有了。原先他生活在幻化無常的虛空,娶太極塘俄為妃,生了九百二十一個兒子,繁衍的后嗣像雨點那么紛繁;后來下凡到了雪域藏土,娶庫薩康瑪為妃,生了念青唐拉、納木天湖、這拉崗布、雅拉香波等九位雪山神,它是這些著名雪山神的父親” 從此,這座神山之父就活在我的心里,它是那樣巍峨、那樣奇特、那樣神秘,總使我心往神馳。我不止一次到沃德貢杰神山周圍調(diào)查采訪,收集民俗風情,瞻仰它莊嚴雄偉的姿容。神山周圍確有許多歷史遺跡,古老寺院,風景名勝和地質(zhì)奇觀。 在沃德貢杰神山西邊的蔡崗地方,有過一座聞名雪域的古寺鄧薩梯,它由白教帕珠派祖師爺多吉杰布始建。最早只是一個小小的靜修茅棚和一個閉關(guān)禪坐的山洞,后來發(fā)展成為三十多萬平方米的宏觀巨構(gòu)。所有經(jīng)堂佛殿、僧舍佛塔都用巨大山石壘砌。高低錯落、雄偉壯觀,和峻峭的巖峰峭壁融為一體;乩冗^道、轉(zhuǎn)經(jīng)的道路,迂回曲折,嵌在懸崖峭壁之中,像一座座使人撲朔迷離的迷宮。鄧薩梯是帕珠噶舉派的祖庭,從這里分出八個支派,遍布雅魯藏布江南北。后來這座寺廟由朗氏家族統(tǒng)管。公元十四世紀,這個家族建立了乃東王朝,統(tǒng)治西藏地區(qū)達二、三百年。在許多個世紀的蒼茫歲月中,鄧薩梯一直皇乃東方戶和乃東王朝的宗教領(lǐng)袖和精神支柱。一九七九年初夏,我尋訪過這座著名的圣殿,發(fā)現(xiàn)寺廟已經(jīng)坍塌,成為一片大得讓人驚心動魄的廢墟,只有那些高聳云天的石墻,在夕陽下閃現(xiàn)著昔日的輝煌;還有畫眉鳥此起彼伏的啼叫,回蕩著中世紀古老歲月的余音! ≡谏H湛h城附近的山上,有座著名的卡瑪當尼姑廟,據(jù)說古時山上有座尼姑廟,山下有座喇嘛廟。后來雅魯藏布江漲水,把喇嘛廟沖走了,喇嘛們搬到山上的尼姑廟借住,這座廟就成了僧尼合修的寺廟。大約公元十一世紀后期,卡瑪當寺來了一名鼎鼎大名的尼姑,名字叫瑪吉拉珍,她曾在西藏各地修煉和講經(jīng)傳道,后來成了印度高僧帕·當巴桑杰的明妃,獨創(chuàng)了她自己的教派,擊鼓唱經(jīng),弘揚教義。她可以說是西藏第一個女活佛,第一個獨創(chuàng)教派的婦女,她活到九十多歲,坐化在卡瑪當古寺。寺廟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徹底破壞,現(xiàn)在已經(jīng)初步修復(fù)! ∩H湛h城附近的山頭上,是桑日宗城堡,現(xiàn)在這座威嚴的城堡已經(jīng)蕩然無存。但是,幾代城堡的主人,還留在當?shù)厝说挠洃浝锖蛡髡f中。五世達賴的時候,他的第四任第悉(意為總管王)洛桑圖多,因為和山南乃東王家族的一位婦女私通,這在宗教上是絕對不能允許的,五世達賴喇嘛非常氣憤,準備嚴厲懲罰他,后來想到洛桑圖多跟隨自己多年,又有許多人說情,給他一個卸任第悉的名份,讓他長期居留在桑日宗,從此,人們叫他“桑日卸任總管王”! 〈蠹s過了五、六十年,布達拉宮的主人,不是五世達賴,而是七世達賴格桑嘉措。他的父親洛桑達吉出生于江孜。在瓊結(jié)日烏德欽寺當過喇嘛,在拉薩哲蚌寺當過傭人,在政治上是不甘寂寞的。果然后來惹了不少麻煩,雍正皇帝把他叫到北京問話。開始全家都嚇得夠嗆,后來這位以嚴厲出名的皇帝并沒有給他處罰,倒是給他賞了一個公爵的頭銜,還頒賜了一顆金印;氐嚼_,在萬分慶幸的同時,也深感政治的危險性,主動提出找個僻靜的地方閑住,頤養(yǎng)天年。七世達賴把他分封到山青水秀的桑日,在這里過著林宗生活,F(xiàn)在這里還有幢老屋,據(jù)說是七世達賴喇嘛的父親留下來的! ∩裆降奈髅婧捅泵,是從沃德貢杰雪山流下來的沃卡河,河水終年噴珠吐玉,奔騰呼嘯,雪浪飛翻。聽說沃卡這個名字,還是黃教祖師宗喀巴親自起的,有熱愛沃德貢杰神山、崇信沃德員杰雪山神的意思。近二十年來,政府在河上修建了四座水力發(fā)電站,特別是上游的一級站,投資十多個億,發(fā)電量與羊卓雍湖差不務(wù)。我在采訪沃卡電站工地時,曾經(jīng)瞻仰過宗喀巴大師最早建立的曲隆寺,還有聳立在巖峰之巔的沃卡城堡。這座城堡扼山南、拉薩、林乏三地要沖,以往的戰(zhàn)亂年代,這是一個特別險要的軍事堡壘。沃卡周圍,有七處著名的溫泉,溫泉上熱氣騰騰,清波蕩漾,水色隨景物變化而變化,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傳說能治百病,益壽延年。西藏許多歷史名人,都有在沃卡溫泉洗浴的記錄。沿山路北上,可以到始建于公元十世紀的曾期寺。自從一八五六年,寺廟旁邊的一個農(nóng)民家,出生了十二世達賴赤列嘉措以后,它的知名度也更高了! ∥值仑暯艿哪线,是西藏母親之河雅魯藏布江,在雅隆平野,江面寬闊,波濤洶涌。到了沃德貢杰山下,河谷一下子收縮起來,峽谷變得又深又陡,從桑日縣的努布角,到加查縣的布丹拉腳下,全程三十多公里,兩岸那是五千公尺以上的巖峰,中間皇一波接一波的梯級形瀑布,有的地方兩岸距離僅三、四十米。最著名的是增瀑布和涅瀑布,跌宕起伏,巨浪騰空,奇吉怪石,蔚為壯觀。每年春夏之交,高原魚類成群結(jié)隊地在這里集結(jié),向上游洄游,被翻滾的江水打得昏頭轉(zhuǎn)向,白花花的漂浮了一大片,揀魚成了當?shù)厣矫褚豁椫匾慕?jīng)濟來源,也是一項有趣的民俗活動 雅魯藏布江南岸,是古者的拉加日王宮,據(jù)說是西藏王松贊干布的后代,雖然王宮已經(jīng)破舊,但還是一處別具特色的觀光旅游景點。 沃德貢杰神山的東面,是加查縣境內(nèi)的雪山森林地區(qū),雪峰高聳,峽谷幽深,處處鮮花似錦,藥草飄香。林間出沒著松雞、糜鹿、香獐、云豹等珍禽異獸,盛產(chǎn)貝母、蟲草、黃連等珍貴藥材,還有一些碧藍神秘的小湖,鑲嵌在深山雪谷中間。古代的高僧活佛認為,西藏眾多護法神棲息在湖中,稱為神湖圣水。例如,曲果杰寺北面的拉姆拉措吉祥天姆魂湖,據(jù)說就能預(yù)示出觀湖人的前生后世,生死禍福。每輩達賴喇嘛圓寂,布達拉官都要派高僧大德到這里來看湖祭湖,觀察新的達賴轉(zhuǎn)生在什么方位,什么地方,什么人家。這神湖雖然地處偏僻,道路崎嶇,氣候條件特別惡劣,風雨雪雹無常,但是每年到這里來祭湖觀湖的人,還是絡(luò)繹不絕! ∫粋古老的神話 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剛剛形成,人類剛剛出現(xiàn)的時候,德貢杰雪山神,就出現(xiàn)在雪域藏地的雅魯藏布江邊。它身軀高大,性情溫和,勇敢又正直,受到遠近所有雪山神靈的景仰和尊敬。后來它和神山巴拉俄桑結(jié)成夫婦,先后生了九個兒女,兒女在父母的庇蔭下,健康幸福地成長,一個個繼承了父母的德行,勤勞勇敢,熱愛生靈、體恤目姓,所以,沃德貢杰和它周圍地區(qū)年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收,牲畜膘肥體壯,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爭和瘟疫、地震和饑荒,黎民百姓生活在一片祥和富足的天地里! 『髞,有一個時候,世間的時運發(fā)生了變化,許多保佑生靈百姓的神仙們返回天上尋香仙境,在極樂的天堂里過日子去了。許多災(zāi)難和不幸降臨人間。土地一年比一年貧瘠,莊稼一年比一年減產(chǎn),自然災(zāi)害不斷,牲畜感染瘟疫,人們被病魔纏身,日子過得艱難極了。 許許多多的老者和年輕人聚在一起商量,大家都說,為什么我們的地方遭到這么大的災(zāi)難呢?這是因為雪山神、江河神、土地神都離開了我們的緣故。聽說大神沃德貢杰有許多兒子和女兒,我們應(yīng)該請求它把兒女分配給我們,讓它們擔任各個地方的守護神。于是,大家結(jié)伴到了沃德貢杰地方,向神山夫婦提出了這個請求。大神沃德貢杰想到各地的危難,很快同意派它的兒女到雪域各地去擔任保護神! ∷岩粋兒子派到藏北,作了念青唐拉的雪山神;又把一個女兒派到東部的工布地區(qū),取名叫工孜德姆女神;一個兒子派到洛扎地區(qū),作了庫拉崗日的雪山神;另一個兒子派到雅隆地區(qū),作了雅拉香波雪山神;還有一個兒子派到前后藏交界地區(qū),作了覺姆卡熱雪山神;最小的女兒派到墨竹工卡地區(qū),當了巴拉雪山的保護神,名叫堆澤門姆女神。最小的兒子派到曲科杰森林地帶擔任拉姆拉措魂湖的保護神,名叫達果李江。 兒子和女兒收拾好行裝去告別父母,準備出發(fā)的時候,大神沃德貢杰對它們說:“現(xiàn)在你們是雪域各地的保護神了,家里的糧食和牲畜留著也沒用,分給你們帶去,造福一方吧!”它把牦牛和馬分給去藏北的兒子;把騾子、犏牛分給去工布的女兒;分給去門隅女兒的是大米和包谷;分給去洛扎的兒子是豌豆和家畜;分給去雅隆的兒子皇青稞、小麥和油菜;分給去覺姆卡拉的兒子是山羊和綿羊;分給去墨竹地區(qū)的女兒是騾子和馬。只有最小的兒子達果辛江,平時不聽父母的話,又調(diào)皮又暴躁,最后什么也沒有分到。 最后,大神沃德貢杰夫婦說:“我們年老體弱,只留下一點奶牛和黃牛就行了!倍嗄暌院,雪山兒女帶去的糧食和牲畜都得到繁殖和發(fā)展,譬如藏北的牦牛非常繁盛;山南的雅隆地區(qū),成了“西藏的糧倉”;工布地區(qū)盛產(chǎn)騾子和犏牛;喜瑪拉雅山南邊的門隅,是大米和包谷的生產(chǎn)地。沃卡地區(qū)直到今天,老百姓還是非常喜歡飼養(yǎng)奶牛和黃牛,保持著良好的古代風尚。
免費 |
位置 |
西藏山南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