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連星海廣場東南角的大連貝殼博物館,是亞洲展品最多的貝殼博物館。
博物館由清華大學建筑工程研究設計院設計,并聘請世界著名貝類專家、日本東京軟體動物研究所所長小菅貞男先生為貝殼博物館的指導顧問。 博物館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總投資額8000萬元人民幣,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珍奇貝殼5000多種將在這里展出,是世界展品數(shù)量最多的貝殼博物館。在這5000多種貝殼中,有來自新西蘭、阿根廷、西班牙、摩洛哥、馬來西亞、斐濟、菲律賓等四大洋三十幾個國家的個人采集與求購者之手,也有來自日本、臺灣和美國的貝類學家、貝類學會及貝殼收藏家之饋贈或交流。貝殼重的達上百公斤,有稱為食人貝的硨磲;輕者僅為毫厘的沙貝,需以放大鏡鑒賞。
博物館的大部分展品來自于著名貝殼收藏家張毅先生長達30年的個人收藏。張毅先生30年不懈努力,在收藏各類珍稀貝殼的同時,還編輯、整理出了《世界貝殼原色圖鑒》,為填補我國貝類文化研究方面的空白、傳播貝類相關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形態(tài):展出貝殼最大者大王賊體長3.4米,寬0.80米,堪稱海洋“巨無霸”;最重為幾十公斤重傳稱為食人貝的硨磲;最小最輕的則是僅為毫厘的沙貝,需借助放大鏡方得鑒賞。形狀則或圓或扁,或如扇形、多棱柱形、不規(guī)則形等;紋理有風須、豹斑、孔雀開屏等;質(zhì)地不乏碧玉、紅寶,瑪瑙等。 功能:貝類和人類的關系淵源已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它們作為食物、貨幣、工具、裝飾物品、首飾等,廣為人類所用。貝類給遠離海洋的人們帶去了海的氣息與浪漫,是人類永遠的朋友。
它是以貝殼為主題,集貝殼研究、收藏、展覽、科普教育、貝殼旅游工藝品銷售為一體的專業(yè)貝殼博物館。尤其是采自于太平洋高39厘米、直徑10厘米的棘皮海膽,屬世界稀有珍品,是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