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處于市中心繁華地段,地理位置優(yōu)越,環(huán)境優(yōu)美。市園林管理處于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先后組織承辦了“仿真活體恐龍展”、“奧特曼科幻作品展”、“98金秋溫州天府大型藝術燈展”、“98金秋菊花展”及“溫州首民啤酒文化節(jié)”。這些活動,吸引大批的市民參觀,總計接待近50萬人次。 中山公園位于市區(qū)公園路東端,前銜華蓋山,后倚積谷山,飛霞洞橫于東,池上樓建于西。公園面積4.8公頃,其中水面面積1.52公頃。1927年2月份北伐軍進抵浙江后,溫州各界人民為紀念民國締造者一一孫中山先生,發(fā)起在華蓋山、積谷山之間,由舊溫屬六縣人民籌措經(jīng)費建造中山公園,于1930年10月建成,因以紀念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而得名。園中景點有:中山紀念堂、中日友好櫻花林、假山巖如意亭、湖心亭、文化走廊、音樂臺、九曲橋、玉帶橋、登云橋、冽泉井、摩巖刻石(包括小赤壁、氣如虹、云根、枕石等)、小石門洞、飛霞洞、謝客巖、駐鶴亭、云輝亭(被毀)、留云亭、赤壁亭、池上樓、四宜亭、古樟、古榕、兒童樂園塑像。
中山公園1927年為紀念民主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拆除城墻,依傍積谷山,辟建公園。新中國成立后,即予修建。中山公園東臨人民路、南近五馬街、西依華蓋山、北靠飛霞路,位于溫州老城區(qū)的黃金地段,地理位置極佳,中山公園位于溫州市區(qū)公園路東端,公園面積4.8公頃,其中水面面積1.52公頃。
中山公園是浙南著名的古典公園,公園大門內(nèi)屹立白鹿雕塑,取古時建城"白鹿街花"傳說,園內(nèi)有眾多名勝古跡和著名景點如池上樓、留公亭、月帶橋,飛霞洞、春草池等,園內(nèi)還有溫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山紀念堂,相傳山水詩人謝靈運隱居處――積谷山,兒童樂園。園內(nèi)還有許多參天古木,茵茵綠草。過去由于娛樂項目少,所以幾十年來一直是溫州人特別是兒童們最喜愛的游玩休閑去處。 園內(nèi)中山紀念堂,建于1936年11月。1987年投資38.85萬元,重建二層古典樓閣,雙層重檐,周體回廊。公園的南端有積谷山,山的西簏,謝靈運任郡守時,于此建樓造池,留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名句,后人遂稱其樓為"池上樓",池為"春草池",F(xiàn)存池上樓系清時所建。公園四周另有湖心亭,景行橋,九曲橋,各具特色。1951年在公園的東南隅積谷山下,創(chuàng)建兒童樂園,占地面積0.41公頃。1952年建露天音樂臺,供群眾聯(lián)歡演出。 自溫州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優(yōu)秀旅游城市以來,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開展了實施顯山露水,還綠于民的為民辦實事工程,溫州的整個市容環(huán)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綠了,公園美了,公共休閑資源豐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