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揚州個園
景點 |
揚州個園 |
介紹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揚州市區(qū)東關(guān)街318號住宅之后。原為壽芝園舊址。壽芝園之疊石,相傳為清初大畫家石濤手筆。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業(yè)總商黃至筠改筑,園中多植竹,因竹葉形似“個”字,名個園。1949年后曾4次進行整修。個園以疊石精巧聞名。園內(nèi)假山,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之意境,由樓、臺、廳、軒相連,和諧地統(tǒng)一在一起,獨具特色。入園處,兩邊有方形花臺,其上修竹青翠,竹叢中石筍參差。正中為園門,上嵌“個園”石額。進園門處,為湖石花壇,遍植月桂。花壇對面有四面廳,原稱桂花廳,單檐歇山頂,廳北有池,臨水疊石,曲折高低逶迤向東,偏東近水有清漪亭。廳西北有湖石山一組。山腹隧洞幽深,山下有碧池入洞,池上有石梁曲折通洞中。洞內(nèi)有石下垂,形如鐘乳,盛夏入內(nèi),頓覺清涼。山頂有鶴亭,亭畔有古柏臨巖,蒼翠如蓋。山西南植竹為林,滿目青翠。山東巔與七楹長樓抱山樓相連。前東廊下嵌嘉慶二十三年(1818)劉鳳誥撰《個園記》石刻5方。樓有復(fù)道廊接園東之黃石山,黃石山拔地而起,夕照下如抹如染,宛如一幅秋山圖畫。山北高處有方亭名拂云。山中磴道上下盤旋,曲折迂回,變幻莫測。中部一石室,有石榻橫陳。下至底層,南望有峭壁對聳,仰視見云天一線。進入石室,頂上鐘乳垂掛,中有石榻石桌。石室外為一方洞天,四面峰石峻峭,有石橋凌空,古柏挺立,置身其中,如臨深山幽谷。谷南為山之中部,上有平臺,新建住秋閣。南面有峰巒突起,下有隧洞。向南緣石徑而上可通園東南之樓閣,今名叢書樓。園西南有北向廳屋3間,名透風(fēng)漏月。廳南倚院墻朝北筑宣石山一組。山石盤亙,其色如雪,石英含點閃閃發(fā)亮,遠遠看去,似積雪未消。山后粉墻上開尺許圓洞24個,上下4排交錯排列,風(fēng)起呼嘯有聲,頗有隆冬意境。山西端墻上辟有洞窗,園門處景色隱約可見。個園假山,是揚州古園林疊石之代表作,為中國古典名園之一。 個園以假山堆疊精巧而聞名于世。運用不同的石頭,分別表現(xiàn)春夏秋冬景色,號稱“四季假山”,入園,春景選用石筍插入于竹林中,著重雨后春筍;夏景于荷花池畔疊以湖石,過橋進洞似入炎夏濃蔭;體現(xiàn)秋景的是坐東朝西的黃石假山,峰巒起伏,山石雄偉,登山俯瞰,頓覺秋高氣爽;冬景采用雪石堆疊的雪獅圖如隆冬白雪。透過冬山西墻圓形漏窗,又可窺見春暉融融的春山,體現(xiàn)了前呼后應(yīng)的構(gòu)筑匠心。游園一周,如隔一年。體現(xiàn)了畫家所謂“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畫理。 個園假山有如此精巧的布局和藝術(shù)魅力,無怪人們會在這里產(chǎn)生游園一周,如隔一年之感。個園的四季假山,可以說是概括了所謂“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的畫理。正如北京林學(xué)院一位教授所說:“揚州個園之四季假山是在寓四時景方面別具匠心的佳作”,“時景是命題,春山是開篇,夏山是鋪展,秋山是高潮,冬山是結(jié)語?煞Q章法之不謬!奔偕皆谕づ_樓閣的映襯下,更顯得古樸典雅,綱邃雄奇。園中的宜雨軒、抱山樓、拂去亭、住秋閣、漏風(fēng)透月軒,與假山水池結(jié)合而成一體。登山環(huán)顧,飄飄然矣。山幽,花艷,竹俏。霧中看花,紅紅暈暈;霧中看山,朦朦朧朧;霧中看竹,隱隱綽綽,到此一游,如歷仙山瓊閣也。 個園的大門: 個園原來隱藏在東關(guān)街中段街北的一條深巷中,園門本在住宅之后。熟悉舊揚州的人都記得,個園在東關(guān)街。現(xiàn)在,為了游人方便,已將園門改在鹽阜路(環(huán)城北路),由富春花園大門進出。游客觀賞個園前后,均可在此歇腳品茶,嘗幾色維揚細點。 由富春花園進入個園,須經(jīng)過一個深巷,穿過一個藤蘿陰翳的天井,仍繞到舊時個園的大門口。這里門額上題"個園"二字,園門兩側(cè)有平臺,上植數(shù)竿翠竹,竹間有嶙嶙石筍。園門口便標(biāo)出了個園的特色,就好像做八股文"破題"。所以,進出個園由東關(guān)街改道環(huán)城北路,而進入個園的這個"門"沒有改變,這對當(dāng)時的設(shè)計者來說,是很有見地的。
個園的假山: 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個園疊石立意精巧,氣勢深雄,在國內(nèi)是少見的。個園假山可分三大區(qū)域,分別用湖石、黃石、宣石疊成,手法不同,風(fēng)格迥異,一園三色假山,各具風(fēng)格,而總體設(shè)計又一氣呵成,充分體現(xiàn)了園林疊石的高超技藝。 湖石假山: 在園中西北角,選用玲瓏剔透的湖石疊成。山前有池水,山下有洞室,水上有曲梁。山上蔥郁,秀媚婀娜,巧奪天工。洞室可以穿行,拾級登山,數(shù)轉(zhuǎn)而達山頂。山頂建一亭,傍依老松虬曲,凌云欲去。山上磴道,東接長樓,與黃石山相連。
黃石假山: 在園中東北角,用粗獷的黃石疊成,拔地而起,險峻摩空。山頂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與嶙峋山石構(gòu)成蒼古奇拙的畫面。山上有三條磴道,一條兩折之后仍回原地,一條可行兩轉(zhuǎn),逢絕壁而返。惟有中間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間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在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頂洞、一線天,還有石橋飛梁,深谷絕澗,有平面的迂回,有立體的盤曲,山上山下,又與樓閣相通,在有限的天地里給人以無盡之感,其堆疊之精,構(gòu)筑之妙,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現(xiàn)今江南園林中成為僅存孤例。
宣石假山: 在園內(nèi)南部,宣石又稱雪石,內(nèi)含石英,迎光則閃閃發(fā)亮,背光則 耀耀放白。此地是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所以無論是近觀或遠看,都似覆蓋著一層未消的殘雪,隱隱散出逼人的寒光。個園假山,對祖國南方山水之秀、北方山水之雄作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從中可以看出南北兩宗山水畫家不同的氣派和手法。有人說個園以"四季假山",是以門景的竹石為春,以湖石山子為夏,以黃石山子為秋,以宣石山子為冬。園林專家認為,這并不是造園疊石時的原意,但游人用這種眼光去玩賞和遐想,也能產(chǎn)生無窮興味。
個園的池水: 揚州園林皆有水。個園以山勝,但山石的靈秀之氣,全靠一泓池水的映托。尤其是西北區(qū)太湖石山子,玲瓏瑰偉,與天光云影倒映池中,清晰如畫。池上架曲梁,山下有澗谷,四周濃蔭環(huán)匝,池中游魚倏忽,其境界的幽深清絕,真叫人有出塵之感。到了夏日,池上荷藕飄香,涼風(fēng)襲人,宜陰宜晴,則又是一番情趣了。
個園的樓堂亭榭: 個園的主體建筑,是園北的一列長樓。樓廣七楹,橫貫東西,把兩座一具北方之雄,一具南方之秀的假山和諧地連為一體。一樓抱兩山,因名"抱山樓"。樓下有平臺,有山石,珍卉叢生,隨候異色。樓上有長廊,徐步行廊上,環(huán)觀園中景物,參差錯落,高下相間,隔水有屋宇相峙,兩側(cè)有亭臺峨立,似盡南昌未盡,余味無窮。樓前懸一巨匾,題"壺天自春"四字,兩旁抱柱,懸揚州當(dāng)代書畫名家李圣和女士撰書一聯(lián):"淮左古名都,記十里珠簾,二分明月;園林今勝地,看千竿寒翠,四在煙嵐。"園內(nèi)的其他建筑物,有宜雨軒、桂花廳、佳秋閣、清漪亭、覓句廊、透風(fēng)漏月等,堂以宴、亭以憩、閣以眺,布置有序,為園內(nèi)假山助勝增趣,各具匠心。
免費 |
位置 |
江蘇揚州
|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
全國景點查詢
安徽
澳門
北京
福建
甘肅
廣東
廣西
貴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龍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江西
遼寧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臺灣
天津
西藏
香港
新疆
云南
浙江
重慶
熱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