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shí)!
文言文常見漢字查詢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zhǔn)確,使用請先核實(shí)!
文言文常見漢字查詢
措
cuò
①<動(dòng)>放置;安放。《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手足。”王符《潛夫論?德化》:“放之大荒之外,~之幽冥之內(nèi)。”(放:驅(qū)逐。大荒:邊遠(yuǎn)的地方。幽冥:昏暗的地方。)這個(gè)意義又寫作“厝”。
②<動(dòng)>施行!吨芤?系辭上》:“舉而~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yè)。”
【又】處理,置辦!端问?徽宗紀(jì)》:“令工部侍郎孟揆親往~置!
③<動(dòng)>廢棄;放棄。柳宗元《斷刑論》:“此刑之所以不~也!
④通“錯(cuò)”。交錯(cuò);間雜!妒酚?燕召公世家》:“燕(北)\\[外\\]迫貉路,內(nèi)~齊晉,崎嶇強(qiáng)國之間,最為弱小!
zé
通“笮”。壓。《史記?梁孝王世家》:“李太后與爭門,~指。”(指:手指。)
【措大】舊稱貧寒失意的讀書人。
【措身】也作“厝身”。安身;置身。《后漢書?郎顗傳》:“人賤言廢,當(dāng)受誅罰,征營惶怖,靡知~!
【措手】也作“厝手”。著手處理;插手!稌x書?劉弘傳》:“今公私并兼,百姓無復(fù)~地。”
【措意】注意;著意;留意。王充《論衡》:“用心~,何其不平也?”
【措置】安放;處理。《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每會見,踧躇無所~,此非所以章示群下,安臣子也。”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jì)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