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
àn
①<形>昏暗;無光亮。《游褒禪山記》:“至于山~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②<形>愚昧;糊涂!堵≈袑Α罚骸皠㈣啊酢!
③<形>。隱秘.《琵琶行》:“別有憂愁~恨生!
④<形>私下里,不露形跡地。《群英會蔣干中計》:“遂將書~藏于衣內(nèi)!
⑤<形>悄悄地;輕輕地!杜眯小罚骸皩ぢ暋珕枏椪哒l?琵琶聲停欲語遲。
【暗藹】1.眾盛貌。揚雄《甘泉賦》:“儐~兮降清壇,瑞鑲兮委如山!2.遙遠貌。張衡《思玄賦》:“據(jù)開陽而頫眡兮,臨舊鄉(xiāng)之~!
【暗昧】1.含糊,不鮮明。《論衡》:“明著其文字,不當(dāng)~!2.愚昧.陳子昂《諫用刑書》:“愚臣~,竊有大惑。”3.隱秘之事.《漢書?王商傳》:“天子以為~之過,不足以傷大臣!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