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zhì
①<動(dòng)>治理!墩摲e貯疏》:“民不足而可~者,自下及今未之嘗聞!
②<動(dòng)>懲處。《出師表》:“不效則~臣之罪!
③<動(dòng)>醫(yī)治!侗怡o見(jiàn)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將恐深!
④<動(dòng)>建造!段鏖T(mén)豹治鄴》:“為~齋宮河上!
⑤<動(dòng)>整理;備辦。《馮諼客孟嘗君》:“于是約車(chē)~裝,載券契而行!
⑥<動(dòng)>訓(xùn)練。《左忠毅公逸事》:“史公~兵,往來(lái)桐城!
⑦<動(dòng)>對(duì)付;抵御。《赤壁之戰(zhàn)》:“同心一意,共~曹操。”
⑧<動(dòng)>處理。《蘇武傳》:“單于使衛(wèi)律~其事!
⑨<動(dòng)>講求;研究。《齊桓晉文之事》:“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禮義哉!
⑩<名>地方政府所在地!哆^(guò)小孤山大孤山》:“州~德化縣,即唐之潯陽(yáng)縣!
⑾<形>治理得好;太平!肚袀鳌罚骸懊饔凇珌y,嫻于辭令。”
【治具】⒈置辦酒食。⒉治國(guó)措施。
【治劇】處理難辦的事情。
【治世】治理得好的時(shí)代,太平盛世。
【治嚴(yán)】
【治裝】均為整理行裝。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shī)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zhuān)灿?jì)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