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biān
①<名>古代用來穿竹簡的皮條或繩子!妒酚?孔子世家》:“讀《易》,韋~三絕。”
【引】書或書的一部分。王安石《送石賡歸寧》:“開~喜有得,一讀瘳沉疴。”
②<動>按次序排列!稇(zhàn)國策?楚策一》:“臣入~席,出川陪乘!
③<動>編聯(lián)!稘h書?路溫舒?zhèn)鳌罚骸皽厥嫒芍衅?截以為牒,~用寫書!
④<動>編寫!俄n非子?難三》:“法者,~著之圖籍!
⑤<動>編織編結(jié)!盾髯?勸學(xué)》:“以羽為巢,而~之以發(fā),系之葦苕!
⑥<動>編入戶籍!盾髯?儒效》:“不用,則退~百姓而愨!
【編貝】排列編串的貝殼,因潔白整齊,借喻牙齒之美。《韓詩外傳》:“目如擗杏,齒如~!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