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
máng
①<名>谷類植物種子殼上或草木上的針狀物。潘岳《射雉賦》:“麥漸漸以擢~!
②<名>刀槍的鋒芒。左思《吳都賦》:“莫不衄銳挫~。”
③<名>光芒。任昉《王文憲集序》:“昴宿垂~!
④<形>通“!,模糊不清。《莊子?盜跖》:“目~然無(wú)見(jiàn)!
【引】昏昧無(wú)知!肚f子?齊物論》:“其我獨(dú)~,而亦有~者乎?”
huǎng
<形>通“恍”,恍忽。《莊子?至樂(lè)》:“~乎芴乎,而無(wú)從出乎?”
【芒芴】恍恍忽忽;渾渾噩噩。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shī)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jì)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