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
guàn
①<名>穿錢的繩。《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朽而不可校!
②<量>古代貨幣單位。一千為一貫!吨侨∩骄V》:“五~足錢一桶!
③<動>穿過。《柳毅傳》:“然而恨~肌骨,亦何能愧避!
④<動>融會貫通!稄埡鈧鳌罚骸八焱ㄎ褰洠!
⑤<名>事;例。《論語?先進》:“仍舊~,如之何?”
⑥<名>條理!肚袀鳌罚骸懊鞯赖轮畯V崇,治亂之條~,靡不畢見。”
⑦<動>侍奉;服侍!洞T鼠》:“三歲~女,莫我肯顧!
⑧<形>通“慣”,習慣。《孟子?滕文公》:“我不~與小人乘,請辭!
⑨<名>世代居住的地方;原籍。《隋書?食貨志》:“其無~之人,樂州縣編戶者,謂之浮浪人。”
【貫徹】上下貫穿,通達至底。
【貫日】⒈一天又一天,積日。⒉遮蔽日光。
【貫敘】按次序敘錄。
【貫魚】成串的魚。比喻前后有次序。也寫作“魚貫”。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