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
guī
①<名>用作憑信的玉,形狀上圓(或上尖)下方。《漢書?揚雄傳》:“析人之~!
【又】帝王、諸侯在舉行朝會、祭祀的典禮時拿的一種玉器!逗鬂h書?明帝紀》:“親執(zhí)~璧,恭祀天地!
②<名>測日影的器具。張衡《東京賦》:“土~測景!
③<量>容量單位。一升的十萬分之!稘h書?律歷志上》:“量多少者不失~撮!
④<量>重量單位。一兩的二百四十分之一。
⑤<形>鮮明;潔凈。韓愈《祭湘君夫人》:“丹青之飾,暗昧不~。”
【圭竇】鑿壁而成的圭形小門。泛指窮苦人家的門戶。
【圭角】圭的棱角,比喻鋒芒。
【圭臬】⒈測日影定方位的儀器。⒉比喻典范、準則。
【圭勺】圭和勺都是很小的容量單位,因用以比喻微小。
本查詢收集了幾乎所有古文(文言文、八股文、詩歌、詞典)中存在的古文漢字的解釋,共計38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