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撰《修文殿御覽》 北齊武平三年(五七二)二月,右仆射祖珽奏撰《御覽》,后主高緯詔祖珽及特進魏收、太子太師徐之才、中書令崔劼,散騎常侍張雕、中書監(jiān)陽休之監(jiān)撰。祖珽又收羅韋道遜、陸乂、王邵、李孝基、魏澹、劉仲威、袁奭、朱才、陸道閑、崔子樞、薛道衡、盧思道、崔德立、崔儦、諸葛漢、鄭公超、鄭子信等朝官有文學者入館撰書。又將由南朝梁北歸于齊的蕭放、蕭愨、顏之推拉入撰者行列。后入館參與修撰者還有封孝琰,鄭元禮、杜臺卿、楊訓、羊肅、馬元熙、劉珉、李師正、溫君悠等。修撰工程宏大,至八月書成,取名《修文殿御覽》。祖珽上表奏于朝廷。此書按類分為五十部,共三百六十卷。先前北齊武成帝曾命宋士素錄古來帝王言行要事撰為三卷,名《御覽》,置于帝室中箱,祖珽據(jù)此擴編。書成后徐之才稱贊說:“此可謂床上之床,屋下之屋也”!缎尬牡钣[》全書已佚,所幸敦煌莫高窟石室尚存殘卷,編入伯希和文書第二五二六號,共存二百五十六行。全文巳收入近人羅振玉所編《鳴沙石室佚書》及《國學叢刊》石印本中。魏收卒 武平三年(五七二),北齊史學家、文學家魏收卒。魏收(五0六至五七二),鉅鹿下曲(今河北晉縣西)人。字伯起,小字佛助。初仕北魏,為太學博士,遷散騎常侍,典起居注,并與陽休之、李同軌等修國史,又兼中書侍郎。東魏時,為中外府主簿兼散騎常侍、正常侍領兼中書侍郎,修國史,又轉秘書監(jiān)兼中書侍郎。魏收文才著于北方。魏閔帝即位,命他作封禪書,下筆即成,不擬草稿。入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五五0)任中書令,仍兼著作郎。魏收輕薄好色,人號為“驚蛺蝶”。與溫子升、邢邵齊名,世稱“北地三才”。工詩善賦,其詩浮艷淫靡,如《美女篇》、《永世樂》等,與南朝宮體同一格調。天保二年至五年間(五五一至五五四)奉詔修撰《魏書》,完成紀、傳一百一十卷,志二十卷,共一百三十卷。因借修史酬恩報怨,于犯眾怒,人稱。穢史”,被迫兩次修訂。天保八年(五五七)任太子少傅,監(jiān)修北齊史。武平二年(五七一)與陽休之、李德林等討論北齊史限斷。官至尚書右仆射,位特進。因修史犯眾,北齊亡后被人挖墳棄骨。但《魏書》保存了大量原始完備的北魏史料,又始創(chuàng)《官氏志》、《釋老志》,并收錄了不少北魏詩文。魏收有文集七十卷,已散佚,今存明人張溥輯《魏特進集》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