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妇freesexvideos强迫,进军国际市场野狼av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pron 域名停靠,欧美jiZZHD精品巨大又粗又长又硬,毛片在线网址播放,91秦先生在线观看国产久草,五月狠狠色丁香婷婷视频,国产精品在线视频频放,91久久成人

首頁 | 注冊 | 登陸 | 網(wǎng)站繁體 | 手機版 | 設(shè)為首頁 長沙社區(qū)通 做長沙地區(qū)最好的社區(qū)門戶網(wǎng)站 正在努力策劃制作...
注意:網(wǎng)站查詢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使用請先核實! 中國歷史紀事年鑒查詢

 

武德三年


公元620年庚辰武德三年
歷史紀事 

正月,李世績謀襲竇建德,未成,西逃旭唐,宋金剛圍唐絳州(今山西新絳)。二月,劉武周遣兵陷唐長子、壺關(guān)。四月秦王世民與宋金剛相持數(shù)月,金剛糧盡北撤,世民猛追大破之,收復(fù)晉陽等地,尉遲敬德降,劉武周、宋金剛逃投突厥,后均為突厥所殺。突厥以劉武周部將苑君璋為大行臺,統(tǒng)其余眾,屯馬邑(今山西朔縣)。六月唐封杜伏威吳王,賜姓李;封輔公祐為舒國公。七月秦王世民討王世充,進至洛陽北面的北邙。自秋至冬,河南郡縣多長唐,王世充求救于竇建德,建德許之。是年,突厥處羅可汗立隋宗室楊政道為隋王,居定襄(治今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西北)。處羅可汗旋死,頡利可汗立。是年,李子通渡江攻沈法興,沈奔吳郡。輔公祐渡江攻李子通,破之于溧水。子通收余部,襲殺沈法興。子通占地北至太湖,南至嶺(按當指浙閩間的仙霞嶺),東包會稽,西至宣城(今屬安徽)。是年,郭子和南徙延州(今延安)。南寧西爨“蠻”遣使通唐。高昌五麴文泰重泰元年。是年唐改納言為侍中,內(nèi)史令中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

文化紀事 

雜譚逸事 

李淵斬王行本

武德三年(六二0)正月,唐將軍秦武通猛攻蒲坂,隋將王行本出城迎擊,作戰(zhàn)失利。王行本彈盡糧絕,欲突圍而走,卻沒有士兵隨從,只得開城門向秦武通投降。李淵到蒲州巡幸,下令將王行本處決。然后返回長安。李世勣竇建德歸唐

武德二年(六一九)末,李世勣派人勸說竇建德進攻河南,實際上是要待竇建德到達河南時,以精兵偷襲其營,殺死竇建德,救回父親歸唐。竇建德同意了李世勣的意見,自己將親自帶兵攻河南,先派行臺曹旦(即曹氏夫人的哥哥)等帶兵五萬渡過黃河,李世勣率三千人馬前去會師。不巧,竇建德的妻子曹氏夫人臨產(chǎn),李世勣等了許久都不見竇建德來,殺竇建德的計劃遂不能實施。曹旦當時在河南侵擾百姓,各州縣對他產(chǎn)生怨恨。當時魏郡有人叫李文相,自稱李商胡,率五千余人駐守在孟津中潬(今河南孟津東北)。李文相的母親霍氏善騎射,自稱霍總管。李世勣與李商胡結(jié)拜為兄弟,欲聯(lián)合共同反對竇建德,歸降唐朝。李世勣離開后,李文相母子商議起事,準備采取速戰(zhàn)速決的策略。當天夜里,李商胡宴請曹旦的手下將領(lǐng)二十三人一起飲酒,席中將這些人全部殺死。又派出四艘大船運載尚未過河的高雅賢、阮君明諸軍。巨船行至河中央,李商胡將高雅賢等的三百多人殺死。軍中有一獸醫(yī)逃脫,把李商胡叛亂的事告訴了曹旦,曹旦立即宣布嚴加戒備,防止生變。李商胡起事后,才通知李世勣。李世勣的大營與曹旦相距不遠,郭孝恪勸說李世勣襲擊曹旦,李世勣猶豫不定,又聽說曹旦已經(jīng)有了準備,便同郭孝恪率領(lǐng)幾十名騎兵離開軍營歸降唐朝。李商胡帶兵擊敗阮君明,高雅賢收軍撤退,李商胡追擊不成返回駐地。李世勣背叛竇建德,群臣請求殺死李世勣的父親,竇建德不準,義釋了徐蓋。李世勣、郭孝恪于武德三年(六二0)正月到達長安。曹且攻取了濟州返回洺州。沒過幾日,竇建德攻殺了李商胡。竇建德在洺州境內(nèi)勸課農(nóng)桑,發(fā)展生產(chǎn),境內(nèi)非常太平。獨孤懷恩謀反

先是唐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因為屢攻蒲坂不下,傷亡嚴重,多次被唐高祖下敕書指責。因而對李淵頗有怨言。李淵曾以戲謔的口氣嘲笑他無能,獨孤懷恩遂同部將元君寶策劃叛唐。宋金剛的大將擊敗唐軍,俘虜了唐儉、獨孤懷恩等人,元君寶和獨孤懷恩等后悔沒有及時謀反。不久,李世民率軍在美良川大破尉遲敬德所部,獨孤懷恩趁機逃回唐營,唐廷恢復(fù)了他的官職,命令他繼續(xù)攻打堅守蒲坂的隋將王行本。元君寶也和獨孤懷恩一起從尉遲敬德那里逃出,他再次勸獨孤懷恩反唐。與獨孤懷恩同時被俘的唐儉知道了元寶君等人的陰謀,恐怕這一陰謀成功,便向尉遲敬德請求,派劉世讓回去與唐廷連和,尉遲敬德同意了他的要求。這樣,唐朝及時掌握了獨孤懷恩等人的陰謀。當時王行本已經(jīng)降唐,獨孤懷恩進駐蒲坂。李淵自長安來巡視,準備渡河到河東獨孤懷恩的大營中慰問將士。唐高祖已經(jīng)上船,劉世讓奉命前來報告,李淵大驚說:“我得免于死,真是老天有眼!彪S即,唐高祖召尚不知機密已經(jīng)泄露出去的獨孤懷恩前來聽命,當即被抓住,并且同時抓獲支黨。武德三年(六二0)二月,獨孤懷恩及其同黨被殺。突厥立楊政道為隋王

武德三年(六二0)二月,突厥處羅可汗迎隋齊王暕的兒子楊政道為隋王。中國的百姓在突厥領(lǐng)地內(nèi)的,全都分給楊政道統(tǒng)領(lǐng),共有一萬多人。楊政道按照隋朝的制度設(shè)置百官,都城設(shè)在定襄(今山西平魯)。唐改官名稱

武德三年(六二0)三月,唐朝改納言為侍中,內(nèi)史令為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王世充禁民外流

李淵占領(lǐng)關(guān)中以后,王世充的軍將、州縣官吏紛紛前來投降。在這種情況下,王世充采取防范措施,制訂嚴刑峻法。凡是一人逃走,全家無論老幼都被處死,允許父子、兄弟、夫婦相互告發(fā),可以免死。同時制定連坐法,以五家為一保,若有一家逃亡而四鄰沒有察覺的,全都坐誅。王世充殺人越多,逃亡的人也就越多,連出外打柴的人都要有限數(shù),以至于官府和百姓都沒有柴燒。王世充又把宮城改成大獄,凡是值得懷疑的人,連同家屬一齊抓到宮中,軍將奉命出征,將其家屬帶來做為人質(zhì)。被拘禁的人常有一萬多,每天餓死的也有幾十人。王世充又以臺省官為司(今河南洛陽附近)、鄭(今河南鄭州市)、管(今河南鄭州市附近)等十二州營田使,凡丞、郎等能夠做此官的“喜若登仙”。李靖擊破蠻酋冉肇則

武德三年(六二0)三月,開州(今四川開縣)蠻酋冉肇則起事,攻克通州(四川達縣)。冉肇則又率軍進攻信州(今四川奉節(jié)東),趙郡王李孝恭前去攻打,戰(zhàn)敗。奉命經(jīng)略夔州的李靖率八百名士命突襲冉肇則軍隊,俘虜了五千多人,殺死冉肇則,收復(fù)了開州、通州。唐置益州道行臺,轄六總管

唐政府為了加強對長安西部的控制,武德三年(六二0)四月,設(shè)置益州道行臺,統(tǒng)轄益州(今四川成都)、利州(今四川廣元)、會州(今甘肅靖遠縣西北)、鄜州(今陜西富縣)、涇州(今甘肅涇川北)和遂州(今四川遂寧縣西南)等六州總管。任命李世民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李世民收復(fù)晉陽,劉武周入突厥

武德二年(六一九),秦王李世民奉命出擊河東,屯兵于柏壁,與宋金剛對峙數(shù)月之久,宋金剛軍糧耗盡向北撤退,李世民下令追擊敵軍。武德三年(六二0)四月,追至呂州(今山西霍縣),唐軍大敗尋相,乘勝逐北,一晝夜兼行二百余里。行至高壁嶺,總管劉弘基以深入敵后、士兵饑疲勸諫秦王罷兵。李世民沒有采納,抓住戰(zhàn)機統(tǒng)軍繼續(xù)追殺。在雀鼠谷,唐軍一天八戰(zhàn),大敗宋金剛主力軍,殲敵數(shù)萬人。夜晚,唐軍宿營于雀鼠谷西原,秦兵兩天沒有吃東西,三天沒解甲休息,軍中只剩一只羊,被大家分吃。陜州總管于筠從敵營中逃回后,隨秦王圍困介休。宋金剛尚有殘兵兩萬余人,背城布陣,與唐軍在西城門外交戰(zhàn)。李世民派總管李世勣正面迎擊宋金剛,自率精銳騎兵突襲宋金剛的背后,大敗宋軍,殲敵三千人。宋金剛力不能敵,率騎兵逃走。李世民率兵繼續(xù)追擊數(shù)十里,到達張難堡。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張德政據(jù)城自守。李世民脫去甲胄,城中的百姓歡喜異常,獻上酒飯。當時尉遲敬德收集敗兵據(jù)守介休,李世民派遣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勸降。尉遲敬德、尋相率介休、永安二縣降唐。屈突通害怕尉遲敬德生變,勸秦王不要重用他們。李世民沒有聽從,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tǒng)軍,仍舊統(tǒng)領(lǐng)舊部八千人,配合唐軍作戰(zhàn)。劉武周聽說宋金剛戰(zhàn)敗,退出并州向北逃入突厥。宋金剛收拾舊部力圖再戰(zhàn),但部下全無斗志,宋金剛也只得率百人逃入突厥。不久,宋金剛策謀逃往上谷,被突厥追殺。嵐州總管劉六兒跟隨宋金剛在介休,被李世民擒殺。他的哥哥劉季真放棄石州,逃奔劉武周將高滿政,被高滿政殺死。李世民兵至晉陽,劉武周所封仆射楊伏念向李世民獻城。唐儉也封好府庫等待李世民。至此,劉武周掠取的唐河東州縣都被李世民收復(fù)。唐高祖聽說并州收復(fù),非常高興。設(shè)宴招待群臣,贈以綢緞。恢復(fù)唐儉的官爵,仍舊以他為并州道安撫大使,并把籍沒的獨孤懷恩的田宅資財都賜給唐儉。李世民留李仲文鎮(zhèn)守并州,李淵以李仲文檢校并州總管。突厥殺劉武周

劉武周大舉進犯唐境時,他的內(nèi)史令苑君璋勸他北連突厥,南結(jié)唐朝,不要南進。劉武周不聽。他留苑君璋在朔州(今山西朔縣),自帶兵南下。武德三年(六二0)四月劉武周被李世民打敗,這才悔恨當初沒有聽從苑君璋的意見。劉武周逃入突厥境內(nèi)后,又準備逃往馬邑,因消息泄露,被突厥殺死。突厥任命苑君璋為大行臺,統(tǒng)領(lǐng)劉武周的舊部,并派郁射設(shè)督兵協(xié)助鎮(zhèn)守。李藝敗高士興

武德三年(六二0)五月,竇建德派遣大將高士興攻打李(羅)藝據(jù)守的幽州。激戰(zhàn)后,未能攻克幽州,高士興遂退兵至籠火城休整。李(羅)藝率兵出城襲擊竇建德的部隊,大敗高士興,殲敵五千余人。李世民攻滅呂崇茂余眾

呂崇茂在夏縣起事后,唐朝派兵前去鎮(zhèn)壓,尉遲敬德率兵增援,幫助呂崇茂守衛(wèi)夏縣。唐高祖暗中派人赦免呂崇茂的死罪,封他為夏州刺史,讓他伺機攻擊尉遲敬德。消息走露,尉遲敬德殺掉了呂崇茂,退兵北去。呂崇茂的親信故舊重新聚集,再次占領(lǐng)夏縣。武德二年(六二0)五月,李世民率軍南返,攻破夏縣,屠殺了據(jù)城頑抗的呂崇茂舊部。突厥向王世充請婚

武德二年(六二0)五月,突厥可汗派遣使者阿史那揭多到東都洛陽,進獻良馬一千匹,并向王世充請求通婚。王世充答應(yīng)突厥的要求,把宗女許配給突厥,還與突厥商定貿(mào)易,進行互市。田瓚殺楊土林,叛歸王世充

顯州行臺尚書令楚公楊士林雖然降唐,接受唐朝官爵,但暗地里南連蕭銑,北結(jié)王世充。武德三年(六二0)六月,唐高祖命廬江王瑗與安撫使李弘敏前去討伐。唐軍還未出發(fā),楊士林的長史田瓚不滿楊士林對自己的猜忌,舉兵誅殺楊士林,率眾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任命田瓚為顯州總管。突厥處羅可汗至晉陽

秦王李世民揮師北進,討伐劉武周時,突厥處羅可汗派他的弟弟步利設(shè)率兩千騎軍配合唐軍作戰(zhàn)。劉武周戰(zhàn)敗后退出并州,處羅可汗于武德三年(六二0)六月來到晉陽,總管李仲文不能制止處羅的行動。處羅可汗北還后,留下倫特勒帶兵數(shù)百人留在晉陽,宣稱協(xié)助李仲文鎮(zhèn)守,從石嶺(今山西陽曲縣東北百二十里)以北,各處都留有戍兵。倫特勒在并州大肆騷擾,百姓深受其害。十二月,并州總管劉世讓設(shè)計將其捉獲。唐高祖聽說后,非常高興。李淵集群臣議擊王世充

李淵收復(fù)了河東失地,于武德三年(六二0)六月,招集大臣商議討伐王世充。王世充得到消息后,慌忙進行迎戰(zhàn)準備,把諸州鎮(zhèn)中勇猛善戰(zhàn)的士兵集結(jié)到洛陽,設(shè)置四鎮(zhèn)將軍,募兵分別戍守洛陽四城。七月,唐高祖下詔,命秦王李世民督領(lǐng)諸軍進擊王世充。李淵欲使屈突通(時任陜東道行臺)參加東征,屈突通不顧兩個兒子都在洛陽,表示忠于唐朝,愿意為李淵盡忠。李世民攻占慈澗

武德三年(六二0)七月,唐軍征討王世充。唐將羅士信率先頭部隊圍攻慈澗(今河南新安縣東三十里),王世充聞訊,親率三萬大軍前來救援。李世民為了摸清敵情,自己帶幾人深入敵后進行偵察。行進途中,突然與王世充的人馬遭遇。由于道路險惡和兵少將寡,李世民被王世充團團包圍。李世民臨變不亂,沉著應(yīng)戰(zhàn)。他率弓箭手和左右騎射與隨從奮勇作戰(zhàn),活捉了王世充的軍將左建威將軍燕琪,王世充被迫退兵。李世民突出重圍回營,滿面灰塵,守營的唐兵都認不出來了。次日,李世民率軍五萬進圍慈澗,氣勢逼人,王世充首先懼怕起來,撤掉戍守慈澗的部隊,返回洛陽。南寧西彝蠻遣使貢唐

隋朝末年,南寧(今云南曲靖)西爨蠻酋長爨習起事,被隋誅殺,將其子沒為官奴。唐高祖即位后,拜爨習的兒子弘達為昆州(今云南昆明西)刺史,命他帶著父親的尸體歸葬故里。益州刺史段綸遣使前往爨蠻地區(qū)招降,武德三年(六二0)八月,南寧西爨蠻全部降唐。黃君漢遣兵攻克回洛城

李世民攻克慈澗后,派遣行軍總管史萬寶從宜陽(今河南洛寧東北)向南據(jù)守龍門,將軍劉德威從太行山向東圍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縣),上谷公王君廓從洛口(在虎牢西)切斷王世充的糧道,懷州總管黃君漢從河陰攻回洛城(今偃師北),而李世民的大軍屯駐在北邙(今河南洛陽東北)。武德三年(六二0)八月,黃君漢派校尉張夜叉用船渡過黃河攻擊回洛城,將城攻下,俘獲了王世充的戰(zhàn)將達奚善定,將河陽南橋摧毀后回師,同時迫降王世充的堡壘、村聚二十多座。王世充立刻派遣太子王玄應(yīng)統(tǒng)帥楊公卿等攻回洛城,企圖奪回回洛,但未成功,于是便在回洛城西建造一座月城,派兵戍守。李淵與竇建德連和

武德三年(六二0)八月,唐高祖派出使節(jié)到河北與竇建德講和。當時唐朝李世民正率兵攻打王世充,為了避免竇建德偏助王世充,所以李淵試圖與竇建德暫時結(jié)盟。竇建德也同意與唐交好,并釋放了在黎陽戰(zhàn)役中俘獲的李淵妹妹同安公主,允許他與唐朝使者一同返回長安。田瓚降唐

武德三年(六二0)六月,田瓚殺楊士林投奔王世充,王世充拜他為顯州總管。九月,田瓚率領(lǐng)所屬二十五州降唐。由于田瓚降唐,王世充派遣王弘烈鎮(zhèn)守的襄陽(今湖北襄樊市)與東都洛陽被割斷。唐高祖任命田瓚為顯州刺史,賜爵蔡國公。尉遲敬德北邙山救李世民

尋相等降唐人馬又多叛逃,有人懷疑尉遲敬德也想謀反,便將他關(guān)在軍中。屈突通、殷開山等還力勸秦王李世民處死尉遲敬德。李世民沒有答應(yīng),反將尉遲敬德釋放出來,將他引入自己的臥房內(nèi),賜予黃金,作為路費。敬德不肯去。武德三年(六二0)九月,李世民率五百騎兵登上北邙山魏宣武帝陵墓觀察,王世充突然率一萬大軍將他們包圍,單雄信舉槊直奔李世民而來。眼看李世民就要遇難,隨從的尉遲敬德躍馬大呼,前來援救,將敵將單雄信刺落馬下,救李世民突出重圍。屈突通帶唐主力軍趕到,擊敗王世充兵馬,王世充大敗而逃,敬德將其冠軍大將軍陳智略俘獲,斬首一千多級,俘獲排矛兵六千人。李世民非常感激尉遲敬德臨危相救,賜給他金銀一箱,從此李世民對尉遲敬德越加信任和重用。杜才干殺邴元真降唐

王世充任命邴元真為滑州行臺仆射。濮州刺史杜才干是李密的故將,憎恨邴元真背叛李密,假裝帶領(lǐng)部眾投降邴元真。邴元真依仗自己的官勢,親自前去受降,杜才干出門迎接,并請他入坐,將其擒獲,歷數(shù)他背叛李密的罪狀,斬之。派人帶著邴元真的首級到黎陽祭祀李密的墓,然后于武德三年(六二0)九月,以濮州降唐。羅士信智取千金堡

武德三年(六二0)九月,唐行軍總管羅士信襲擊王世充的硤石堡(今河南澠池西),得勝后進圍千金堡(今洛陽縣北),守堡的人大罵唐軍。羅士信施計,夜晚派一百多人帶數(shù)十名嬰兒來到千金堡下,使嬰兒大聲啼哭,詐稱他們是從東都來投奔羅總管的,又偽稱走錯了地方,要趕快離開。千金堡的士兵不知是計,以為羅士信已經(jīng)撤走了,便馬上打開城門追擊。羅士信將兵埋伏在大道兩側(cè),待城門一開,突然沖入城去,奪取了干金堡。高開道降唐

隋末,高開道參加格謙在豆子航(今山東惠民縣)的起事。武德三年(六二0)五月,竇建德圍攻幽州,李藝向高開道告急,高開道帥兩千騎兵救援,竇建德撤兵后,高開道通過李藝派使降唐。十月,唐高祖任命高開道為蔚州總管,賜姓李,封為北平郡公。竇建德再攻幽州,無功

武德三年(六二0)十月,竇建德率兵二十萬再攻幽州,建德兵已經(jīng)用登城工具攀登幽州城墻,薛萬均、薛萬徹兄弟二人帥一百多名敢死隊從地道中出,突襲建德軍之背,竇建德兵潰,被殺一千多人。李藝乘勝逼進其營地,竇建德在營地中布陣,發(fā)動反攻,將李藝的部隊擊敗,竇建德率眾追擊,到幽州城下攻城,沒有成功,乃揮師而還。楊慶歸唐

李密的瓦崗軍失敗后,已經(jīng)改姓李的楊慶回到東都洛陽,復(fù)姓楊氏。及王世充在東都稱帝,楊慶又復(fù)姓郭氏,王世充任命慶為管州總管,以兄之女妻之。秦王李世民逼近東都時,郭慶派人暗中與秦王聯(lián)系,表示愿意降唐。李世民派總管李世勣帶兵前往管州接收。郭慶想同他的妻子一同去長安,他的妻子不同意。自殺而死。武德三年(六二0)十月,郭慶來到長安降唐,復(fù)姓楊氏,拜為上柱國、郇國公。當時,王世充的太子王玄應(yīng)駐虎牢,屯兵于滎州和汴州之間,聽說楊慶降唐,率兵前往管城,被李世勣擊退。李世民派遣郭孝恪寫信給榮州刺史魏陸,勸其降唐,魏陸默許之。王玄應(yīng)派大將軍張志前往榮州征兵,魏陸擒獲張志等四位大將,帶領(lǐng)全州降唐。陽城令王雄也帥諸堡來降,李世民派李世勣帶兵接應(yīng),拜王雄為嵩州刺史。魏陸又讓張志偽造王玄應(yīng)的書信,令停東道軍隊,并命東道將領(lǐng)張慈寶返回汴州,又秘密地告訴汴州刺史王要漢擒殺張慈寶,王要漢殺死張慈寶降唐。王玄應(yīng)聽說各州都叛王世充降唐,非常害怕,慌忙逃回洛陽。唐高祖下詔以王要漢為汴州總管,賜爵郳國公。蕭銑部將董景珍叛歸唐朝

蕭銑為人心胸狹窄,常常猜忌部下。大將們也居功自傲,喜歡掌握生殺大權(quán)。蕭銑擔心他們發(fā)生兵變,就宣布罷兵營農(nóng),實際上是要奪回他們的兵權(quán)。大司馬董景珍的弟弟也是將軍,因?qū)κ掋姴粷M而策劃起事,但被蕭銑得知,將其殺死。董景珍當時鎮(zhèn)守長沙,蕭銑赦免其罪,但又召他回江陵。董景珍非常害怕,武德三年(六二0)十一月,董景珍以長沙降唐。唐高祖命峽州刺史許紹出兵接應(yīng)。不久,蕭銑派遣齊王張繡攻長沙,董景珍欲勸說張繡降唐,張繡不從,發(fā)兵圍長沙,董景珍要突圍逃走,被部下殺死。蕭銑遂拜張繡為尚書令。張繡居功自傲,又被蕭銑殺死。自此,蕭銑的功臣大將都有離叛之心,其兵勢越來越弱。郭子和南遷

云州總管郭子和,起兵后聯(lián)合突厥、梁師都,于武德元年(六一八)降唐,攻下梁師都的寧朔城,又偵得突厥內(nèi)部不和派使告知唐廷,被突厥查獲。處羅可汗大怒,將郭子和的弟弟郭子升囚禁。郭子和自以為孤立無援,甚為危險,便請求帥眾向南遷徙。武德三年(六二0)十一月,唐高祖以延州故城接納郭子和。陸季覽勸突厥處羅等南取中原

武德三年(六二0)八、九兩月,梁師都的部將張舉和劉旻先后降唐,唐朝任命劉旻為林州總管。張舉、劉旻兩人降唐對梁師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驚恐之中,梁師都派遣他的尚書陸季覽到突厥游說,勸說處羅可汗趁李淵還未統(tǒng)一中國之前,南取中原,并愿為突厥作向?qū)。處羅可汗采納了梁師都的意見,準備讓莫咄設(shè)從原州南攻,泥步設(shè)和梁師都從延州進攻,突利可汗與奚、契丹、靺鞨等族人馬從幽州進擊。竇建德的部隊也從滏口(太行八陘之一)西進,會師于晉、絳。突厥頡利可汗立

武德三年(六二0)十一月,突厥處羅可汗在準備南攻唐朝的同時,欲先攻取并州,讓楊政道居駐。突厥部將都以為不可,處羅可汗則以為其父失國,正是依賴隋文帝的幫助才得以再立,這樣的大恩大德不能忘記。堅持要出兵。正值此時,處羅可汗病死。隋義成公主因兒子奧射仁弱,改立處羅之弟莫賀咄設(shè)(即咄苾),號頡利可汗,并派使節(jié)通知唐朝處羅可汗的喪事,李淵對處羅的喪禮與始畢的相同。王世充向竇建德求援

武德三年(六二0),唐軍圍困洛陽,王世充被迫向竇建德求救。起初,王世充攻打竇建德的黎陽(今河南浚縣),竇建德大怒,也襲破世充的殷州(今河南獲嘉縣),鄭、夏兩國從此關(guān)系緊張。這時,夏中書侍郎劉彬分析形勢,勸說竇建德“解仇除忿,發(fā)兵救之”。他對竇建德講,現(xiàn)在是唐、鄭、夏三國鼎足并立,鄭亡后,夏也不能獨存,不如現(xiàn)在去營求鄭國,夏從外面攻,鄭從里面打,并觀察時機,等唐兵敗后,能將鄭兼并即吞并它,合兩國軍隊,趁著唐軍疲弊之機,消滅唐兵,這樣就可以取得天下。竇建德聽從了他的建議,派出使節(jié),答應(yīng)出兵援救東都。同時又派禮部侍郎李大師等到唐營,勸阻李世民進攻洛陽,解除對東都的包圍,李世民扣留了李大師等人,對竇建德的提議不予回答。武德三年(六二0)十二月,王世充又派遣其侄代王琬、長孫王安世到竇建德都城請求連姻,并請求馬上出師。杜伏威占領(lǐng)江都

武德三年(六二0),李子通渡過長江進攻沈法興,攻取京口(今江蘇丹徒縣),沈法興派他的仆射蔣元超與李子通戰(zhàn),蔣元超敗死,沈法興放棄毗陵(今江蘇常州市),逃奔吳郡。于是丹陽、毗陵等全部為李子通占有。李子通以法興府掾李百藥為內(nèi)史詩郎,國子祭酒。杜伏威派輔公袥率兵數(shù)千人進攻李子通,以闞棱,王雄誕二人為副將。輔公袥渡過長江攻克丹陽(今江蘇南京),屯兵于溧水。李子通率兵抵抗,二軍進行了拉鋸戰(zhàn),輔公袥挑選精干的甲士一千人執(zhí)長刀為前鋒,又有一千人隨后而上,與李子通進行了殊死的戰(zhàn)斗,將李子通打敗,輔公袥在追擊中又被李子通打敗。王雄誕主張乘李子通無防備時進行突襲,輔公袥不聽。王雄誕不顧輔公袥的警告,帶自己的私人手下幾百人夜襲敵營,順風放火,大敗李子通的軍隊,俘虜數(shù)千人。李子通兵糧告罄,后援不繼,只得放棄江都,退保京口。長江以西的地區(qū)全部被杜伏威占領(lǐng)。杜伏威得勝后,遷往丹陽。沈法興溺死

武德三年(六二0)末,李子通被杜伏威擊敗后,東走太湖,收集舊部兩萬余人。李子通戰(zhàn)不過杜伏威,遂率兵襲擊割據(jù)吳郡的沈法興,大獲全勝。沈法興被迫帶部分人馬棄城逃走。吳郡起義之聞人遂安聽說沈法興戰(zhàn)敗,派部將李孝辯前去迎接沈法興。行至半途,沈法興后悔,不愿歸附聞人遂安,策劃殺掉葉孝辯,逃往會稽(今浙江紹興),不料,計謀被葉孝辯發(fā)現(xiàn),沈法興無奈,投江自殺。李子通遂遷都余杭(今浙江杭州市),盡收沈法興的故地,北起太湖,南到五嶺(今廣東、廣西北部),西距宣城(今安徽宣城),東到會稽,勢力迅速壯大,軍勢復(fù)振。馮盎定嶺外

廣州(今廣東廣州市)、新州(今廣東新興)二州的高法澄、沈?qū)殢貧⑺浪骞,占?jù)州城起事,依附于林士弘,漢陽太守馮盎將其擊破。不久沈?qū)殢氐闹秲荷蛑浅荚俅卧谛轮菥郾鹗,馮盎率兵進攻,起事之人剛剛聚合,馮盎摘去甲胄大聲呼叫:“你們不認識我了?”起事之人大多丟棄兵器向馮盎下拜,馮盎活捉了沈?qū)殢亍⑸蛑浅,嶺表之外被平定。

注釋

前一年后一年  公元跳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