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項叛歸吐谷渾 貞觀九年(六三五)正月,歸屬唐朝的黨項又都叛歸吐谷渾。四月,洮州羌也叛歸吐谷渾,殺死刺史孔長秀。鹽澤道行軍總管高甑生進擊叛羌,大敗羌人。分戶等為九 武德六年(六二三),時唐朝按照百姓財產(chǎn)的多少將全國的戶等分為三等。到貞觀九年(六三五)三月,唐政府認為戶等分為三等不夠詳密,又分戶等為九等,即三等中又各分為上、中、下。唐平吐谷渾 吐谷渾伏允可汗曾派遣使節(jié)向唐進貢,還未返回,便大肆掠奪鄯州(今青海樂都)而去。唐太宗派使臣前去責(zé)備伏允,并征伏允入朝,伏允以病為借口不至,但派他的兒子尊王到唐朝請求和親。太宗答允,命尊王親自來迎,尊王又不至。伏允還多次進犯唐邊。貞觀八年(六三四)六月,太宗以左驍衛(wèi)大將軍段志玄為西海道行軍總管,以左驍衛(wèi)將軍樊興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帶領(lǐng)邊境部隊及契苾、黨項人馬進攻吐谷渾。九月,吐谷渾又進犯涼州(今甘肅武威)。太宗怒,下詔大舉征討吐谷渾,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節(jié)度諸軍,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以及突厥、契苾的兵馬分道出擊吐谷渾。貞觀九年(六三五)閏四月,任城王李道宗在庫山大敗吐谷渾。李靖將軍隊分為南北兩路,各部大敗吐谷渾。契苾何力僅帥精騎一千多匹,突襲伏允的牙帳,斬殺吐谷渾幾千人,伏允逃走,將其妻子俘獲,獲牲畜二十多萬頭;侯君集等追擊伏允至柏海而還。伏允欲逃向于闐,被部下殺死。吐谷渾人立伏允的兒子慕容順為可汗,順請求降唐。李靖奏平吐谷渾,唐太宗下詔復(fù)其國,以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并派李大亮率精兵幾千人為順聲援。李道彥襲擊黨項 李靖在擊吐谷渾時,重賂黨項,使他們做向?qū)。黨項酋長拓跋赤辭與唐朝諸將結(jié)盟而還。唐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行至闊水,趁拓跋赤辭沒有防備,突襲黨項,獲牛羊數(shù)千頭。因此黨項非常憤怒,遂占據(jù)要塞,使李道彥軍無法前進。拓跋赤辭又發(fā)兵擊李道彥,李道彥兵敗,戰(zhàn)死數(shù)萬人,不得不退守松州(今四川松潘)。貞觀九年(六三五)七月,李道彥以擅襲黨項罪被減死徙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