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徙死罪者實西州 貞觀十六年(六四二)正月,太宗下令把判定死罪的犯人徙至西州(今新疆吐魯番附近),充實邊地,判流徙之人充衛(wèi)戍,各以罪行輕重為年限。禁自傷肢體 鑒于隋未有人為避免苛重賦役,往往自壞肢體,稱做“福手”、“福足”,至貞觀時,此種風氣依然存在。太宗于貞觀十六年(六四二)七月下詔,規(guī)定今后自傷身體的人,要依法加罪,仍要服役。以魏征為太子太師,輔太子承乾 群臣與太宗商議政事,太宗問:“當今國家何事最急?”諫議大夫褚遂良言定立太子最急。當時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寵。為了解除天下疑惑,貞觀十六年(六四二)九月,太宗任命魏征為太子太師,輔佐承乾,以示天下無廢立之心。郭孝恪敗西突厥咄陸可汗 西突厥乙毗咄陸可汗擊滅吐火羅,拘留唐使,侵掠西域,騷擾伊州,又派處月、處密二部進犯天山。貞觀十六年(六四二)九月,安西都護郭孝恪將二部兵馬擊敗,乘勝進攻處月,收降處密。乙毗咄陸西擊康居,沿途攻破米國,為爭奪財物而發(fā)生內(nèi)亂。西突厥各部請求廢掉乙毗咄陸,太宗派使臣前去冊立乙毗射匱可汗,乙毗咄陸西奔吐火羅。高麗王武被殺 高麗東部大人泉蓋蘇文(姓泉,名蓋蘇文)兇暴,經(jīng)常做不法的事情,高麗王武及其他大臣商議殺死他。泉蓋蘇文知道后,將所部兵馬集結(jié)起來,佯稱要校閱,并設(shè)置酒宴,召集各大臣前來觀看,趁機殺死大臣一百多人,并且入宮將王武殺死,立王弟之子藏為王,自己做莫離支,此官類似唐朝的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掌握國家軍政大權(quán)。貞觀十六年(六四二)十一月,營州都督張儉向太宗報告了泉蓋蘇文殺死高麗王的經(jīng)過。有人請求討伐高麗,太宗又以“山東雕弊”為借口未許。不久冊封藏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