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哭高士廉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正月,開府儀同三司、申文獻公高士廉病逝。高士廉是唐太宗皇后長孫氏的舅舅,故太宗曾專到他的府第看望。及高士廉死,太宗又出興安門哭吊。長孫無忌中道伏臥,拼命勸阻,太宗才回東苑,仍南望而哭,涕如雨下。高士廉靈柩出城歸葬,唐太宗又登長安故城西北樓,目送痛哭;丶v等部請開參天可汗道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正月,詔以敕勒諸部為州府,回紇部為瀚海府,仆骨為金微底,拔野古為幽陵府,多濫葛為燕然府,同羅為龜林府,思結(jié)為盧山府,渾、斛薛、奚結(jié)、阿跌、契苾、思結(jié)別部、白霄等并為州。各部落的酋長領(lǐng)袖被拜為都督、刺史,受賜金銀繒帛、錦袍等物。敕勒各部的首領(lǐng)遂請求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設(shè)一道,稱作“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驛站備有馬匹酒肉供使節(jié)食用。唐太宗準許他們的要求,于是北荒悉平。太宋議再擊高麗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二月,唐太宗招集群臣商議再擊高麗。朝議以為不可。太宗乃聽從大家的意見派遣偏師騷擾高麗國民耕種。次月,牛進達、李海岸、李世勣等唐將分兵由海陸進攻高麗,無功而還。又派牛進達由海路到高麗,攻克一百多座城。李素立為燕然都護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四月,唐朝設(shè)置燕然都護府,統(tǒng)瀚海等六都督、皋蘭等七州,以李素立為燕然都護。素立安撫夷狄,待之以恩信,夷狄非常愛戴他。骨利干入貢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八月,屬于鐵勒部落的骨利干派出使節(jié)向唐朝進質(zhì)。唐太宗詔令以骨利干為玄闕州,拜其俟斤為玄闕州刺史。王波利造船攻高麗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七月,唐太宗命令宋州刺史王波利征發(fā)江南十二個州的民工營造數(shù)百艘戰(zhàn)船,規(guī)模巨大,用以遠征高麗。突厥車鼻可汗向唐朝入貢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十一月,突厥斛勃(即車鼻可汗)派遣使節(jié)向唐太宗入貢。車鼻可汗曾擊敗過強大的薛延砣,建牙于金山(今阿爾泰山)以北,自稱乙注車鼻可汗,擁兵三萬余人。這次,他派兒子沙缽羅特勒到中國,與唐朝交好。西趙酋長趙磨內(nèi)附 貞觀二十一年(六四七)冬,位于東謝南面的酋長國西趙首領(lǐng)趙磨率領(lǐng)部下一萬多戶民眾內(nèi)附于唐朝。唐政府以其地為明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