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劉龍卒,劉玢襲位 南漢大有十五年(942)、后晉天福七年三月,南漢高祖劉龍病重,準備立幼子越王劉弘昌為太子,而出秦王劉弘度、晉王劉弘熙鎮(zhèn)外州,遭崇文使蕭益的竭力反對,遂罷此議。四月,劉龍卒。劉弘度以長而立,即南漢帝位,改名劉玢,改元光天元年,是為南漢殤帝。劉玢(919——942),劉龍第三子。光天二年為晉王劉弘熙所弒。在位二年。謚曰殤。晉帝石敬瑭卒,石重貴繼位 后晉天福七年(942),后晉高祖石敬瑭因安置吐谷渾南歸一事屢遭契丹斥責,憂郁成疾。六月十三日卒。石敬瑭病重之際,將幼子石重睿托付給馮道,希望馮輔立石重睿。待石敬瑭死后,馮道與天平節(jié)度使、侍衛(wèi)馬步都虞侯景延廣商量,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為由,奉廣晉尹、齊王石重貴為嗣。當天,石重貴即帝位,是為晉出帝。石重貴(914——?),石敬瑭兄石敬儒之子,父早卒,石敬瑭養(yǎng)以為子。隨石敬瑭征戰(zhàn),后晉立國,為太原尹、北京留守、知河東節(jié)度事。天福三年封鄭王,六年徙封齊王。石敬瑭有六子,五子早死,幼子石重睿年幼。石重貴以長而立。開運三年(945)契丹滅晉,以出帝為負義侯,遷往契丹。南唐行新格 南唐升元六年(942)、后晉天福七年九月,南唐頒行《升元刪定格》三十卷。南唐先主李升自即位后便命人著手刪定舊法,至是始成,施行。后晉重征食鹽錢 后唐時,各州府自賣海鹽,每年可得十七萬貫,另外還散蠶鹽以收領民財,鹽法嚴峻。后晉曾開鹽禁,每戶納食鹽錢自一貫到二百分為五等,然后聽民自販,一時鹽價下跌,每斤十至二十文而已。天福七年(941)十一月,三司使董遏為謀利,遂改為重征鹽商,過稅每斤七文,住稅每斤十文,因鹽稅過重,鹽商漸絕跡,仍舊由官場買賣,但原百姓所納食鹽錢仍不免,雙重征繳,民甚苦。此弊一直沿至宋代。晉出帝向契丹稱孫 晉出帝即位后,向契丹通報晉高祖石敬瑭死訊,景延廣以為對契丹可以稱孫而不宜稱臣,宰相李崧則以為應稱臣,馮道左右于兩者之間。晉出帝最終采用了景延廣的意見。書至契丹,耶律德光勃然大怒,派使節(jié)責備晉帝,未事先通報契丹便即帝位。兩國關系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