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宋太宗留心文史,太平興國年間 (976-983),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編纂大型類書、詩文總集、小說總集等。太平興國八年(983),李肪等奉命編修《太平總類》一千卷成,該書征引該博,天文地理、舟車雜物,無所不包。太宗見此,對宰臣說,”史館所修《太平總類》自今以后,我每日三卷,親自閱覽!彼午鞔鸬溃骸北菹铝粜奈氖,以觀書為樂,然日閱三卷,恐怕有損龍體。”太宗又說:”我喜愛讀書,開卷有益。每見前代興廢,以為鑒戒,受益很多。此書千卷,一年即可讀完。想來好學(xué)之士,讀萬卷書,亦不為難!薄短娇傤悺芬粫蛩翁谟H自讀過,因此賜名《太平御覽》。 周然入宋求法 太平興國八年(983),日本僧人周然率弟子五六人隨吳越商船至宋,先后謁天臺山國清寺及揚(yáng)州龍興寺等名寺。雍熙元年(984),宋太宗召見向然,存撫之甚厚,賜紫衣,館于太平興國寺。周然獻(xiàn)本國《王年代紀(jì)》、《職員今》等,被封為法濟(jì)大師。同年,歷覽五代山、洛陽白馬寺、龍門石窟等佛教名勝。雍熙二年(985),攜新印《大藏經(jīng)》、新譯佛經(jīng)二百八十六卷及十六羅漢畫像、旃檀釋迦像、《孝經(jīng)》、《孝經(jīng)新義》等,隨宋商人鄭仁德船歸國。端拱元年(988),復(fù)命弟子喜因(又作嘉因)隨鄭仁德船奉表來宋,求訪新經(jīng),并向太宗贈倭畫屏風(fēng)、日人手書等物。周然著有《留宋日記》,今佚。李昉修《時政記》 自唐以來,中書、樞密院均置時政記,每月編修送史館存檔。宋初,太祖詔盧多遜錄時政,每月送史館,盧多遜力不能任,此制漸廢。太平興國八年(983),右補(bǔ)闕、直史館胡旦奏請復(fù)其制;太宗采納其官;詔令參知政事李昉撰錄軍國政要,樞密院令副使一人編纂,每季送史館,李昉將其所修的《時政記》,每月先送太宗,然后付史館!稌r政記》奏御自北始。 李昉等編纂《太平御覽》 宋太宗時,國家統(tǒng)一,生產(chǎn)發(fā)展,國力強(qiáng)盛,乃于太平興國二年(977)下詔編纂一都大規(guī)模類書。李昉、扈蒙領(lǐng)銜編纂,參加者有李穆、湯悅、徐鉉、張洎、李克勤等十二人。完成于太平興國八年(983),初名《太平總類》。太宗在日理萬機(jī)之余,每天披覽三卷,因此詔改為《太平御覽》。該書共一千卷,分五十五門,該書的編纂以《修文殿御覽》、《藝文類聚》、《文思博要》為主,征引賅博。所引古書多已佚失,故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