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祐開科 世祖、成宗、武宗三朝,不斷有人要求試行科舉取士之法,便均未為三帝采納。仁宗好儒尚文,即位之后,大臣紛紛上書,請行科舉。仁宗師李孟也常與仁宗論用人之道,強調“自古人材所出,自非一途,而科目得人為盛。今欲取天下人材而用之,舍科目何以哉尸仁宗深以為然,決意實行科舉;蕬c二年(1313)十一月,仁宗頒行科舉詔,強調“舉人宜以德性為首,試藝則以經術為先,詞章次之”,規(guī)定《四書》設問以朱熹章句集注為準,并確立了蒙古、色目、漢人、南人分卷考試,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延祜元年(1314)八月,各省舉行鄉(xiāng)試,按規(guī)定的解額上貢京師。二年二月,各省鄉(xiāng)貢進士一百三十五人聚禮部舉行會試,取合格者五十六人。三月七日,仁宗舉行御試,中選者五十六人,分別賜予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有差。此后,科舉每三年舉行一次,只在順帝后至元元年至六年間中止了兩科。延祐經理 仁宗初年,江南富戶、寺觀大量隱占官民田產,強者田多而稅少,弱者產去而稅存,賦役不均,政府財政收入受到嚴重影響,“非經理固無以去其害(經理,即查實田產,追納稅糧)。延祜元年 (1314),中書平章政事章間建言行經理之法,以使各投下、寺觀、學校等從實納稅服役。仁宗采納他的建議,派章閭等往江浙,尚書你咱馬丁等往江西,左丞陳士英等往河南,經理田賦,命行御史臺分臺鎮(zhèn)遏,樞密院派軍防護。其法:先期張榜示民,限四十日赴官府自報田產。如有作弊,許知情人揭發(fā),按欺瞞數(shù)額多少處罰,最重者可流放北地,沒收所瞞田產。州縣官若不認真勘查,一經發(fā)現(xiàn)有脫漏情形,量事論罪,重者除名。由于官吏多與富豪勾結,“并緣為奸”,致使延祐經理實際成為流毒三省百姓的暴政,江西信豐縣(今江西信豐)甚至出現(xiàn)了撤屋夷墓以充頃畝的現(xiàn)象,江西贛州路(今江西贛州)更是引發(fā)蔡五九領導的大規(guī)模反元武裝起義。次年,仁宗被迫下詔免三省經理出來的隱瞞田土三年租稅。五年(1318),又下詔河南所查出的不實田地每畝減半征收租稅,江西部分地區(qū)(主要是蔡五九起義的地區(qū))亦免新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