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查三藩投誠者安置情況 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初七日,康熙帝批準廣西道御史錢玨疏言,命各省確查平定三藩之亂時投誠者的安置情況。錢玨題請務使他們各得其所。愿在他鄉(xiāng)入籍者,寫明作何生計;愿屯田者,編入保甲,官給牛種,撥給開墾田畝;愿為兵者,補入營伍。雅克薩激戰(zhàn) 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帝親自巡行東北地區(qū),視察防務,對于戰(zhàn)前準備,命令照常進行。他雖然通過有關途徑,希望和平解決俄軍入侵的爭端,但由于俄方的阻撓和破壞,終示奏效?滴醵哪辏1685)六月二十二日,清軍兵臨雅克薩城(今蘇聯(lián)阿爾巴津)下,康熙帝用滿、蒙、俄三種文字照會俄方,嚴譴其種種罪行,要求他們從速撤離。然而,俄國侵略軍恃巢穴堅固,蓄意頑抗。二十四日,俄國援軍趕到。是日夜,清軍將神威將軍炮和火器安放軍前,做好攻城準備。次日黎明,遂向雅克薩發(fā)起猛攻,俄國侵略軍尸橫遍野,陷入絕境,余眾仍負隅抵抗。于是,副都統(tǒng)郎坦下令在城下三面積柴焚城。俄軍頭目托爾布津聞知,異常驚懼,請求投降。都統(tǒng)彭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遵照康熙帝諭示,將俄方所部官兵及其婦女、兒童“立視遷歸”。這樣,由滿、漢、蒙、達斡爾等民族組成的清軍,在邊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一舉攻克了被俄國侵略軍占據(jù)了二十年之久的雅克薩城。是年,托爾布津獲悉清軍已撤離該城,遂立即率大批俄軍重占,復在雅克薩的舊城廢址上建立了新?lián)c。康熙二十五年初,康熙帝決定待條件成熟,將其堅決消滅。是年五月二十八日,薩布素、朗坦兩路進兵,逼近雅克薩,諭俄軍速速投降,對于愿撤返俄軍,為其指明路線。時俄軍有八百二十六人據(jù)雅克薩,并備有十三門炮和較充足的軍械、糧食,對清軍的警告置之不理。六月初四日,清軍以重炮攻城,復斷其水源,掘塹圍困。經(jīng)過數(shù)次激戰(zhàn),俄國入侵者傷亡慘重,托爾布津喪命,余者束手待斃。九月二十五日,沙皇政府所派外務部衙門書史魏牛高等人到達京師,乞撤雅克薩圍,被迫同意清政府的主張,答應派遣使節(jié),議定邊界。至此,清軍經(jīng)過兩次戰(zhàn)役,取得了收復雅克薩的最后勝利。定八旗戶下家人贖身例 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廷定八旗戶下家人贖身例。規(guī)定:凡八旗戶下家人,如主念其數(shù)輩效力,自愿放為民;如主不能瞻養(yǎng),愿令具贖身為民,俱呈明本旗報部,轉行地方官收入民籍,子孫各依該籍民人辦理。倘有以他人名認買擅自出旗,或?qū)⒆訉O私入民籍者,照例治罪,仍歸其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