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屬國胡反叛 建武二十一年(45),安定屬國(今甘肅鎮(zhèn)原)胡人反叛,屯聚青山。光武帝劉秀遣將兵長史陳訢征討,隨即平息了反叛。烏桓、匈奴連兵犯境 建武初年,烏桓、匈奴及鮮卑連兵寇掠邊郡,代郡以東受害尤其嚴(yán)重。烏桓聚居地靠近邊塞,早上由居地出發(fā),晚上就至達(dá)漢邊郡城郭,邊郡民庶,深受其害,百姓流亡。上谷塞外白山一帶烏桓最為強盛,為患也最嚴(yán)重。建武二十一年(45),光武帝劉秀派遣伏波將軍馬援率領(lǐng)三千騎兵出五阮關(guān)(今河北淶水西)進(jìn)擊烏桓。烏桓得知消息,相率逃走,馬援率軍追擊,斬首百余級返回。烏桓尾隨襲擊漢軍。馬援日夜兼行撤退,入塞后,戰(zhàn)馬就死了千余匹。杜林為大司空 杜林字伯山,扶風(fēng)茂陵(陜西咸陽市)人。早年好學(xué)深思,后從師張竦,博洽多聞,時稱通儒。曾任郡吏。新莽敗亡后,與其弟仁成等人為避亂至河西往依隗囂。隗囂十分敬重,但杜林不愿為官。建武六年(30),杜成去世,杜林持喪東歸。光武帝劉秀聽說回到三輔后,被光武帝征拜為侍御史。群乃以其名德,十分敬憚。后接替王良為大司徒司直,建武十一年司直官省罷,為光祿勛。內(nèi)奉宿衛(wèi),外總?cè)。任事周密敬慎,選舉公平。后皇太子廢為東海王,又為王傅。第二年轉(zhuǎn)遷少府。建武二十二年再為光祿勛。不久,接替朱浮為大司空,博雅多通。為相稱職。建武二十三年死,光武帝劉秀親自送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