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越江秋圖 明 項圣謨
明 項圣謨 絹本設色 縱34.5厘米 橫68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剪越江秋圖》是一幅紀游之作。明崇禎七年春,項圣謨與友人相約游黃山未遂,當年八月與表弟游歷富春江,一面盡享山川美景,一面寫生創(chuàng)作,得以完成此畫。畫卷按其旅行足跡而畫,起于杭州附近的江干,沿富春江逆流而上,經(jīng)富陽、桐廬到建德,然后入新安江,到淳安縣,轉(zhuǎn)入武強溪,達遂安,共約五百華里。雨霽天晴、暮色沉暗、山雨蒙蒙、風急浪高、江波滾滾的氣象和名勝古跡、險要山水等,在畫家的筆下盡得以寫照,而且富于變化,多方位地表現(xiàn)了富春江沿岸的旖旎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