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某商店老板趙女士到銀川市金鳳區(qū)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報警稱,自己幫人償還信用卡欠款,反而被騙了3萬元。
民警了解到,趙女士在自家門店貼出了“代還信用卡”的廣告,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xù)費。當天,有男子便找上門來。應男子的要求,趙女士幫其代還了信用卡所欠的3萬元錢,此時男子趁趙女士不注意時便偷偷溜走了,趙女士感覺到了其中的蹊蹺,在撥打銀行電話時卻發(fā)現(xiàn)此卡已被人掛失了。
【銀川市金鳳公安分局 民警 陳洋:收到還款短信后 馬某立即將他的銀行卡掛失 掛失后 她就緊接著打電話給王某 說你趕緊跑 王某接電話后假裝打電話出門 見被害人沒有跟隨就開始逃跑】
期間,趙女士聯(lián)系到了信用卡的主人馬某,馬某也多次答應償還趙女士3萬元,但是卻始終沒有兌現(xiàn)。
2018年6月14日,民警將犯罪嫌疑人馬某抓獲,并順藤摸瓜千里追蹤到云南,找到了已因涉嫌毒品犯罪被云南警方羈押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王某交代了馬某設局詐騙趙女士的犯罪事實。目前,趙女士被騙的3萬元已全部被追回。此案還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代還信用卡業(yè)務是中介機構或個人幫助已到期而無能力還款的人代還欠款的一種業(yè)務,按照還款金額的大小還款人從中賺取手續(xù)費,看似雙方都有好處,實則風險極大。
1、錢財兩空。如上述案例中的趙女士,本希望獲取蠅頭小利,卻不料賠了夫人又折兵,損失了數(shù)萬元。
2、高盜刷風險。信用卡代還款時,持卡人的卡面信息、密碼等很有可能被中介獲取,信用卡被盜刷的風險極高。而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的盜刷損失,銀行是不負責的。
3、社會危害大。這種所謂的“代還款”實際上只是圖一時痛快,把欠款這個雪球一下接一下地推向了以后。不僅給發(fā)卡行帶來巨大風險隱患,還給持卡人帶來了信用風險、償債風險和法律風險,也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助長洗錢等一系列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極大。所以建議大家盡量避免這種還款方式,否則一旦被銀行監(jiān)測到,或許將會終生與當事銀行再難續(xù)緣。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