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的一名車主葉先生就為了他那輛寶馬車,搞到吃不安、睡不著。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他想要買交強險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他這輛車的交強險已經買了。有“好心人”幫買交強險,省下一筆保險費,那不是更好嗎?咳咳,你想多了,里面可是大有文章!
首先是違章問題,葉先生說他無端端多了4張“牛肉干”,于是專門看了一下違章記錄圖,發(fā)現(xiàn)違章車輛不單止車牌和他的車一樣,連外形都似到十足。對此,市交警支隊證實了葉先生的車輛被人套牌。
由于套牌車的車主“幫他”買了交強險,按照國家規(guī)定,每輛機動車必須購買一份交強險才可以上路,不能多買。所以,現(xiàn)在葉先生的車不能上路,只能“得個擺”。
那么究竟是誰這么大整蠱呢?從保險單看到,被保險人姓名是葉先生的,不過被保險人身份證一欄是13042開頭的,而葉先生本人的身份證號是440202開頭的,地址寫的是廣州一間保險公司營業(yè)部辦公地點,不是葉先生身份證上的地址。
而車架號、發(fā)動機號等信息就一模一樣。究竟怎么回事?記者找到了開出這張單的保險業(yè)務員李小姐,她表示當時買保險的客戶不是葉先生,而是董先生。李小姐說,因為董先生提供了車主的行駛證,所以不需要車主的身份證也能買保險。
至于地址為什么寫保險公司呢?李小姐解釋是為了證明他們服務好,收到發(fā)票等資料都會親自送去給客戶。對此,葉先生就懷疑保險公司操作不當了,沒有核對資料,就把他的保險賣給第三者。
記者咨詢過業(yè)內人士,他解釋拿著代辦人身份證和車主行駛證去買交強險是允許的。不過,他就認為被保險人的姓名和證件號不對應是不正常的。因為身份證號對不上證件號的話,出現(xiàn)理賠是很難出險的,應該首先懷疑是套牌車。
那么,問題又來了,為什么董先生可以拿著葉先生的行駛證去買交強險呢?雙方又有什么關系呢?根據葉先生提供的電話號碼,記者聯(lián)系到董先生,他就一口咬定不是他套牌,而是葉先生套牌,而且葉先生欠他15萬沒有還,這輛車是抵押給他的。對此,葉先生就覺得很冤枉,他還拿出身份證、行駛證、機動車登記證、購車發(fā)票等,表示自己那臺車是2014年購入的一手車。
而且最緊要的是,前文我們提到過的交警部門出示的證明。而且,葉先生還提到,當時在保險公司,他看過董先生的行駛證,是沒有防偽標志,所以他就質疑董先生手上的行駛證是假的。
目前,葉先生已經到保險公司修改了保單上的身份證號。葉先生說,其實他這輛車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套牌,年初還出現(xiàn)過一次。當時葉先生有一單交通事故要去4S店報保險,結果對方說,這輛車之前已經出過兩次保險,葉先生當時就知道自己被套牌了。
輾轉聯(lián)系才知道,套牌的是廣州一名車主謝先生,不過直到到葉先生聯(lián)系他,謝先生才知道自己買的是“套牌車”。于是馬上找到那個賣車的人,要求對方賠錢,最終對方也愿意退車退18萬車款。后來,謝先生將商業(yè)險的保單過戶給葉先生,雙方就沒有追究。
沒想到,半年之后,類似情況又再來多次,葉先生發(fā)現(xiàn),兩次事件的套牌車都是同一輛,都是一位在財務公司工作的招先生經手的。記者多次嘗試聯(lián)絡公司負責人招先生,不過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目前,葉先生的“被套牌”案件已經被佛山交警交管科受理,廣州“同牌”車的違章記錄可以被撤銷,葉先生也準備更換車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