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去哪兒了:城市在變化 我在記錄它
您家里有老照片嗎?這些老照片是在哪里拍攝的?多年過去以后,照片里的那些樓那些街道那些人物是不是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呢?這些年,您的時間去哪兒了呢?歡迎收看我們的特別策劃《時間去哪兒了》。行走在石家莊這座小城,你會不會偶爾好奇,如今每天走過的街巷,車水馬龍的道路它們幾十年前是什么樣子?今天我們就通過幾組照片,來看看曾經(jīng)的石家莊。
記者:說起拍照片,有人喜歡拍人物,也有人喜歡拍風景,打開每個人的相冊,形形色色的照片,什么樣的都有,在石家莊就有一位攝影愛好者,他從80年代起就開始走遍了石家莊的每個角落,拍了很多街道,還有當時的地標性建筑,他就是我身邊的茍志俊老師,你好志俊老師,你好。你好,我看您這有好多的老照片。
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史志專家 茍志。當年有拍的,還有我收藏的一些老照片,咱們通過這些影像資料,在今天還原過去的石家莊和今天的石家莊它這個大的變化。現(xiàn)在我手上拿的照片,就是當年的石家莊最有名的地標建筑,叫人民商場,就是咱們今天這個樓,現(xiàn)在這個樓也叫新中國第一百貨。這是石家莊解放以后第一個大型的百貨商店,這在石家莊當時來說是非常豪華,非常壯觀的地標建筑。特別高檔的商場,F(xiàn)在的語言叫高大上,外地來的或者石家莊本地人買商品都在這里買,因為那個時候物資還不是很豐富,所以這個照片,就是當時建國十周年拍的人們商場的照片。當時還是個二層的,不是高樓。現(xiàn)在的新百廣場是高樓大廈。這個遠景,這是80年代了。這是我到石家莊以后,80年代的,現(xiàn)在石家莊變化非常大,商場大了,樓也高了,東西也豐富了,環(huán)境也優(yōu)美了,這是石家莊的變化非常非常的大。茍志俊從上世紀80年代就在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工作,經(jīng)常和石家莊歷史打交道的他,萌發(fā)了關注老建筑關注過去的信念。從那時起,茍志俊就拿起相機,開始游走于石家莊市區(qū)的各條街道,發(fā)現(xiàn)有哪些有價值的建筑就拍攝下來,三十多年來,他自己拍攝的照片就達到了十幾萬張。
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史志專家 茍志。你看這張照片過去叫大西洋鐘表店,這個鐘表店就是現(xiàn)在的新百廣場家電城,就這個位置,過去把它拆了以后,80年代拆了以后就建的這個樓,這個大西洋鐘表店當時是石家莊最高檔的一個鐘表店,所有石家莊過去買手表修手表,過去都上這兒來,當時我第一塊手表還是從這買的,當時得不少錢呢,當時那個時候花了幾十塊錢。當時已經(jīng)算是挺多的了,對,那時有點奢侈了。說到奢侈,在當時的年代,很少有人擁有自己的相機,拍照大多是人物相片,最多的是家庭合影,而茍志俊卻把珍貴的底片用來拍建筑。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史志專家 茍志。現(xiàn)在我手上拿的照片就是當年的人民影院,人民影院的位置,就是現(xiàn)在咱們的習三內(nèi)畫博物館。就是這個位置,這個影院是咱們石家莊最早的影院,這是80年代的,08年拆之前這還是一個三層的這個人民影院,它承載著石家莊的歷史和中國的歷史,因為華北人民政府成立以后就在這開會,石家莊首屆人民代表大會也是在這兒,所以人民影院它是石家莊人心目當中最好最高大上的文化場所。在80年代初的中山路,是石家莊最繁華的街道,市民們購物娛樂的中心地帶,在這里的餐廳絕對堪比現(xiàn)在的五星級大飯店。
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史志專家 茍志俊:現(xiàn)在我手上拿的這張照片是咱們80年代中山路上,最早的一個飯店,因為它是80年代四川人開的川菜館,應該說是首家川菜館。在它的旁邊,這張照片應該說是石家莊老人都很清楚。這是咱們石家莊,最早的食品商店,叫稻香村,這是從解放前就有,這個食品店,因為這個食品店所有的人,不管是春節(jié)也好,過節(jié)也好,平常也好,石家莊人外地人,都上這來買食品,我知道以前好多人串門看望病人都少不了離合高點。過去的點心上面都有包裝,稻香村有他的標牌,有他的品牌。要說中山路上,最有名氣,最了不起的還是這張照片。就是曾石家莊最早的中華飯莊。很多很多有名的人士都上這里吃過他的一些食品,一些菜肴,因為他這個飯店應該說是咱們石家莊的季菜第一家。冀菜第一家,這個飯店就是現(xiàn)在的這個樓,在建的這個高樓,對,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高樓了,對,這個飯店現(xiàn)在雖然沒有了,拆了。但是這個高樓還有,我聽說這個高樓將來還會恢復中華飯莊。
一張張照片把大家保持在記憶深處的石家莊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在時間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從這些照片中尋找當年的那些回憶。也許正是有了這些照片,我們的回憶才慢慢地變得完整和清晰起來。
記者:剛才志俊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地標性的建筑,都是在中山路上,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的中山西路,我這還有一張老照片。這張照片就是志俊老師80年代的時候拍的。
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史志專家 茍志。對,從這個照片就能看出來,當時的中山路,它這個寬度不如現(xiàn)在寬了,你看他這個很少的一些汽車,對,當時汽車好少啊,行人特別多,那個時候也沒什么公交。一個是路從窄變寬,再一個就是樓從低變高,當時的中山路,最高的就是二層樓,現(xiàn)在中山路都是高樓大廈,你看東購也好,蘇寧生活廣場也好,還有咱們老火車站對面的這些,對對,變化非常大,非常繁華。
記者:你看我拿這個照片往這對比一下,還能找得到當年的影子嗎?好像現(xiàn)在除了這個街有點像之外,已經(jīng)看不出來當年的影子了,對,但確實就是當年您就在這個地方拍的過去就在這拍的這個照片,所以說對我來說這張照片我是很親切,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史志專家 茍志。因為我當時拍這個照片的時候還沒有這個橋,那個時候還是找了一個大的一個裝路燈的那種小車,我站到上面去拍的,所以對我來說,應該在石家莊是留的中山路比較完整的影像資料,對,就是這個照片,現(xiàn)在一對比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只要有一點空閑,茍志俊就背著他的攝影包、拿著相機,走過了石家莊的大街小巷,留下了無數(shù)石家莊人記憶中的景象,用照片記錄下來石家莊的變化。但是有很多細心的觀眾朋友從他說話的口音可以發(fā)現(xiàn),茍志俊并不是石家莊本地人,其實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石家莊市地方志辦公室編輯、史志專家 茍志。我雖然不是石家莊人,但是我從83年就來了,我覺得石家莊這個城市,對我有一種情結,有什么情結呢?我當兵的時候在石家莊,到地方也是在石家莊,沒回老家去,所以過去我到石家莊的時候有一個詞,有一句話叫什么,熱愛石家莊,建設石家莊,我雖然不是生長在這兒,出生在這兒,但是我把石家莊當成我的第二故鄉(xiāng),也是我的故鄉(xiāng)一樣的情結。我把石家莊,一些過去的東西,我想把它留下來,記錄下來,把這些影像資料留給后代,子子孫孫,讓他們了解石家莊的過去是什么樣,看石家莊變化這么大,來之不易。
雖然不是地道的石家莊人,但茍志俊對石家莊這個城市的感情不比本地人少。接下來的節(jié)目中,我們繼續(xù)讓志俊老師跟著他的老照片,找尋記憶中的石家莊。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