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網絡交友詐騙的案例屢見不鮮,很多在網上聊得火熱的“小姐姐”,其實背后卻是男性反串。最近市民李先生又陷入了這樣的圈套,自己在2個月內交的兩任“女友”讓他損失了一萬多元。
今年8月,李先生通過微信附近的人,陸續(xù)添加了兩名陌生“女子”朱某和李某,其中李某是朱某介紹認識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聊天之后,李先生便對朱某心生好感,朱某還自稱是李先生的老鄉(xiāng),兩人不久便確定了男女朋友關系。但成為女友之后,朱某便不斷要求李先生轉錢示好。從打車、買衣服的一兩百塊到后來說弟弟沒錢用,李先生就給了1000塊。
9月初,朱某將李先生拉黑,從此便失去了聯系。此時,李先生已經陸續(xù)給朱某轉賬3200元。由于損失金額不大,李先生并沒有在意。之后開始與之前朱某介紹的朋友李某談起了戀愛,沒想到這二任女友竟然也玩起了同樣的套路,不斷要求李先生轉錢。而在李先生提出要見面時,這個女友卻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經常說自己很忙。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先生已經在這位第二任女朋友的身上花了9000多元。女友李某還曾承諾會用工資幫助李先生還信用卡,但最終卻以叔叔生病為由沒有兌現諾言,而且還向李先生索要看護費。上過一次當的李先生這才覺得蹊蹺,向派出所報了警。玉塘派出所三級警員 蔣靖暉告訴記者,接到報警之后,警方通過多種手段確定,所謂的朱某和李某其實都是同一個人,是一個年約四十歲的摳腳大漢,姓曾,通過把微信頭像換成女性,進行詐騙。
據曾某交代,自己用不同的手機號分別注冊了兩名女性的社交賬號,因為是兩個不同的微信號,所以輕松地套路了李先生,先后以“朱某”“李某”的身份實施網絡交友詐騙。曾某還告訴民警,自己也曾經是網絡詐騙的受害者,并且還認為這種不見面的詐騙行為比較安全。
得知真相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曾經聽說過同樣的案例,但沒想到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目前,曾某已被光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也提醒市民,
網絡交友也需謹慎
尤其涉及金錢交易
避免人財兩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