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回縣荷香橋鎮(zhèn)竹葉村,有一名10歲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患者周柏麟,每天早出晚歸和父親一起在路邊擺攤賣西瓜,掙醫(yī)藥費,父子倆不愿募捐,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苦難,感動了不少人。
早上六點,天剛蒙蒙亮,周柏麟便起床疊好被,與父親出門。步行十分鐘左右,來到攤位前熟練的幫父親撐帳篷傘,到攤位附近的四伯家將寄存的西瓜搬到攤位上擺放好,便開始一天的工作。
2013年,三歲多的周柏麟被查出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在外經商的父親周建元開始帶著年幼的周柏麟四處求醫(yī)。
“以前在義烏做生意每一年最少都要賺二三十萬,反正做了十多年,全部花在他身上,到后來還欠了我兄弟姐妹十多萬的債。本來我是很想出去打工的,到外面掙錢還是要多掙點,兒子誰都不敢?guī),他一發(fā)燒就有生命危險,怕他出鼻血,出鼻血就有生命危險。”周柏麟的父親周建元說。
2016年,周柏麟的母親與父親因瑣事發(fā)生口角后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父子兩相依為命。為掙醫(yī)藥費,每到西瓜上市的季節(jié),父親周建元便會出攤賣西瓜,耳濡目染下,周柏麟想著自己也能擺攤掙錢。
“他想著賺點錢,爸爸就輕松一點。天晴下雨,天天在這賣西瓜,早上六點,晚上要七點多才收攤位。”荷香橋鎮(zhèn)竹葉村村民歐陽等姑說。
這樣的生活,周柏麟已持續(xù)了兩個暑假。每天,他都目不轉睛盯著車輛駛來的方向,生怕錯過一單生意。周柏麟說:“遇上下雨天,可能一個瓜都賣不出去,但他依然每天堅持出攤。因為我的積極性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覺得每一天都有新的可能。”
每到中午,周柏麟便獨自回家做好飯,再用飯盒裝好帶給守攤的父親。周建元說,周柏麟從小就十分懂事。
周建元
我有時候要去外面掙點錢,半個月沒有回來,他一個人在家里自己煮飯菜自己洗衣服,去上學讀書。上次我去拿了兩萬塊錢的藥回來,賺了錢又全部去拿了藥,我們只能每隔三天吃一次藥,沒有錢,本來醫(yī)生說一天要吃一次的,我就給他三天吃一次。
如今,周柏麟還要靠藥物才能維持正常生活,父子倆卻從未想過放棄。曾有朋友建議周建元通過網絡平臺募捐,為兒子治病。但是周建元拒絕了。“我說不行,不管哪個人,錢都有用,我說我自己現(xiàn)在還能維持下去,不能向別人捐款。我是這樣想的,我兒子也是。”周建元說。
周柏麟
我想靠自己努力賺錢,我們現(xiàn)在能努力掙到錢的話不需要(捐款)。我希望我和我老爸每天過得快快樂樂開開心心,我也希望我的身體好起來,不再讓我老爸操心。
幸運的是,目前周柏麟的病情還算穩(wěn)定,醫(yī)生說只要再堅持藥物治療四年,病情便能得到控制。對于未來,周柏麟滿懷憧憬。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