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老人落水抱臂漂浮自救 鎮(zhèn)定得令人驚嘆!
11月8日下午
醴陵市的淥水江的江面上
一位老人雙手在胸前抱緊
面無表情、一動不動地漂浮在江面上

老人是生是死?
這可嚇壞了在江邊游玩的楊女士
于是馬上報了警
連日來,醴陵天氣以晴天為主,不少市民來淥水江邊散步賞秋。可讓出來游玩的楊女士萬萬沒想到的是,竟然在江邊看到一位老人漂浮在江水中。
預估落水到救援人員抵達現場時間,老人在低溫的水中泡了至少20分鐘,當消防隊員準備用救生圈套到老人腰部進行牽拉回岸時,發(fā)現老人已經完全沒有力氣,救生圈隨時會滑落。
臨近岸邊,可以看到老人面無血色,身體十分虛弱,一上岸立即被送往了當地市中醫(yī)院。
在一旁圍觀的楊女士發(fā)現,救上來的的人就是不久前跟她閑聊的老奶奶謝桐英。
現場目擊者 楊女士:她人蠻好的,坐了一個多小時,她說我等一個人,也沒說什么,就說了兩句話。
謝桐英老人今年已經87歲了,落入水中后竟然沒有掙扎拍水,而是冷靜地采取漂浮姿勢等待救援,淡定且專業(yè)的自救方式,讓救援人員很是驚訝。事后謝奶奶回想落水原因,僅僅是因為吃了一塊月餅。老人落水處位于醴陵市西山淥江大橋附近,此河段水位較高。根據周圍市民稱,曾看到謝奶奶在濱河路邊的人行道欄桿邊徘徊。
湖南株洲消防救援支隊 江源站 救援人員 董濤:當時看不清楚,就大概是下游那個柳樹那里,離岸邊隔了十多米,我們穿著浮力馬甲,游過去把她就回來的。
在醴陵市中醫(yī)院,記者見到了正在治療的老人謝桐英,她告訴記者,今年她已經87歲,家就在淥水江邊,那天她本來在江邊一邊等人,一邊看別人釣魚,餓了就吃了一塊月餅。謝奶奶十分愛干凈,吃完后覺得手上油膩,于是摸著欄桿,下到了江邊準備洗手。
謝奶奶兒子 鄭小平:她一開始會在那里看釣魚,我們家屬都不在,后來才知道。
很多不會游泳的人突然落水,第一反應大多驚慌失措,開始在水中掙扎呼救,而這樣造成溺亡的風險極大,而謝奶奶落入水中后卻非常淡定。
由于掌握漂浮自救的技巧,謝奶奶當時送到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除了體溫較低,并無其它嚴重身體問題。
湖南株洲消防救援支隊 江源站副站長 寧傲:我們的兩名救援隊員下水上來后都在發(fā)抖,老人也在打顫。
可見,謝奶奶的身體十分硬朗,具有較強的抵抗力。主治醫(yī)生表示,再過兩天,謝奶奶就可以出院了。

12日,記者再次見到謝桐英老人,發(fā)現她已經可以借助工具行走。謝奶奶并不知道,自己漂浮自救的視頻在網絡爆紅,獲得千萬點擊量,有網友稱贊為“教科書式自救”。
記者再次見到謝桐英老人,發(fā)現她已經可以下床走路,正在為出院做運動恢復訓練。謝桐英老人的漂浮式自救在網上迅速走紅,“87歲老人回應落水抱臂漂浮自救”話題,在微博等互聯網平臺累計獲得8700余萬閱讀量,視頻播放量已超過千萬。不少網友稱贊謝奶奶的自救方式為“教科書式自救”,直呼“老人心理素質太強了”。
救援人員分析,落水老人能完成“教科書式自救”主要與自身身體狀況和熟悉自救方式有關。
湖南株洲消防救援支隊 江源站副站長 寧傲:第一是因為老人自身身體狀況,第一個是年齡比較大,第二個是女性,身上脂肪較多,密度比水小得多,第二是身著比較厚的羽絨服,穿著羽絨服本身密度就比水小,第三個就是由于她處理全身放松的狀態(tài),在游泳上面來說是一個正確自救的姿勢。專業(yè)人士建議,當我們不會游泳,如果不慎落水,首先不要心慌意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千萬不要把手上舉或者拼命掙扎,因為這樣,反而容易使人下沉。其次,冷靜采取將頭頂向后、口向上方,將口鼻露出水面。最后呼吸要淺,吸氣要深,盡可能使身體浮出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援。
發(fā)表評論
相關文章
精品導讀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