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昨天是母親節(jié),相信很多人都給母親準備了禮物,對媽媽來說,收到孩子的禮物和祝福,那絕對是滿滿的幸福和開心。然而這個母親節(jié),對于85歲的吳月英老人來說卻非常難熬。因為不慎摔傷,吳月英老人在醫(yī)院住了快3個月,F(xiàn)在,老人想回家,但這個小小的愿望卻因為孩子難以實現(xiàn)。
在瑤海區(qū)文忠路上的一家養(yǎng)老院里,記者見到了臥床不起的吳月英老人,看到記者,吳月英老人有些激動,開始不斷數(shù)落起大兒子和二兒子。
吳月英老人告訴記者,摔傷之前她一直獨居,2月19號,她到廚房倒水,不慎摔倒導致腿骨骨折,她趕緊給三兒子陸躍奇打電話。
因為年紀太大,吳月英老人無法進行手術,只能臥床休養(yǎng)。因為還要上班,陸躍奇給兩個哥哥打了電話,希望兩人能到醫(yī)院看望母親,并一起照顧母親。
吳月英老人告訴記者,住院的這近三個月里,大兒子和二兒子一次都沒來看過她,只有三兒子和小孫女經(jīng)常來照顧她。
吳月英告訴記者,自1989年老伴去世后,她一直獨自居住在長江路上的市政小區(qū),這套房子也是她和老伴的共同財產(chǎn)。近幾年她年紀大了,需要照顧的地方越來越多,大部分時候都是三兒子一家照顧。這次摔倒導致腿骨骨折,需要長期臥床休養(yǎng),考慮到住院費用太高,她想要回家休養(yǎng),沒想到卻遭到了大兒子的強烈反對。
因房產(chǎn)母子生隔閡 兒子道出其中隱情
根據(jù)吳月英老人提供的地址,記者找到了她的大兒子陸玉龍,面對記者的采訪,陸玉龍大呼委屈。
陸玉龍告訴記者,這幾個月他沒有去看母親,確實有不妥的地方,但也是因為之前和母親矛盾太多,見面總是吵架,這才沒去看母親。而和母親的矛盾的焦點,跟房子有關。
陸玉龍介紹,1998年,他的二弟因為經(jīng)濟問題急需用錢,母親吳月英找到他,希望他能想辦法籌錢,陸玉龍東拼西湊甚至賣掉了一套房子,籌集了7萬元交給母親,2004年,吳月英以買賣的形式將這套房屋過戶到了陸玉龍女兒陸春梅的名下。
而在2006年,母親通過單位集資又購買了一套40多平方的住房,陸玉龍將房子裝修好后,原本想讓母親搬去住,但母親并不想去住,于是陸玉龍就讓母親繼續(xù)住在原先的房子里,而那套40多平方的新房子,則由他出租出去。誰知道去年5月,當他再去收房租的時候,才知道母親名下的這套房子竟然已經(jīng)過戶給侄女,也就是三弟陸躍奇的女兒陸貴榮,并打算賣了。
從吳月英的孫女陸貴榮口中,記者了解到,吳月英老人在2016年3月也曾摔傷,當時正是陸貴榮忙前忙后照顧。
孫女的悉心照顧,讓吳月英老人倍感溫暖,原本打算百年后留給陸貴榮的房子,吳月英決定提前過戶。
去年6月,陸貴榮以60萬的價格將奶奶吳月英贈予的房子賣了,而正是這一舉動讓陸玉龍氣憤不已。當他和二弟得知母親的房子已經(jīng)賣掉后,就找到了三弟陸躍奇,當時三弟一家也承諾將負擔母親今后的生活。如今母親又要求回原來的住處,他無法接受。
三兄弟各懷心思 養(yǎng)老院里大吵一架
吳月英老人今后的贍養(yǎng)問題究竟該怎么該怎么辦?合肥新聞頻道記者將這三兄弟約到了吳月英老人的病房,希望能夠商討一個方案,然而兄弟三人一見面就劍拔弩張,吵得面紅耳赤。
面對三個兒子的爭吵,吳月英老人很是氣憤,她不斷指責著大兒子和二兒子。
母子四人在難得的相聚時光里,吵到不可開交,在記者的不斷勸說下,大家慢慢平靜了下來。那么,由三兄弟輪流出錢出力照顧母親,能否達成共識呢?
病房里的爭吵此起彼伏,由于三兄弟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吳月英老人能否出院,出院后又該住在哪,怎么生活,這些問題依然無法解決。最終,一家人不歡而散,只留老人一人躺在病床上。
那么吳月英究竟能否要回房子呢?為此,記者也咨詢了律師。
因為錢,因為房子,一家人鬧到這個地步,真是挺讓人唏噓的。我們常說愛不應該有附加條件,不應該只知索取,母親孕育自己的孩子,無條件地給予他們養(yǎng)分、知識,讓他們成人成才,子女們應懷感恩之心。希望這三兄弟能拋開他們現(xiàn)在最看重的房子、錢、成見、怨恨等等,以最單純的情感去看看老母親,她真的老了,需要人照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