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八點鐘,驚險一幕發(fā)生在湖北十堰的一個家庭中,家中一名兩歲男童玩耍時,不小心掉進自家洗衣機的甩干桶里,動彈不得……
孩子下半身蜷曲卡在脫水桶里
當晚,消防官兵趕到十堰市竹山縣城關鎮(zhèn)陽光景苑小區(qū)時,孩子家長已經(jīng)將洗衣機抬到了客廳,這個兩歲的小男孩正困在脫水桶內(nèi)不停地哭喊,透過縫隙看到,他的下半身蜷曲著卡在里面。
家長幫忙把洗衣機固定,并用衣物將小孩蓋住后,消防官兵利用專業(yè)工具組對洗衣機外層進行破拆。5分鐘后,洗衣機外殼被剝?nèi)。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男童左腿被洗衣機甩衣軸卡住了,他們又利用老虎鉗,剪刀等工具將內(nèi)膽底部拆除。
20分鐘后,男童獲救。經(jīng)現(xiàn)場醫(yī)務人員檢查診斷,孩子除了受了點驚嚇,并無大礙。
同樣的事件,社會上已發(fā)生多起
都說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稍不留神就可能闖出什么禍來。別看洗衣機“吃人”比較奇葩,但社會上洗衣機困住孩子的事故已發(fā)生多起。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失去了幼小的生命……
就在上個月底,在浙江寧海縣的一家棋牌室,一名10歲男孩在玩游戲時,“躲”進了洗衣機。然而,男孩進得去,出不來——他被卡牢在了里頭!更糟糕的是,混亂中,也不知道誰把洗衣機的電源給接通了……
接到報警后,寧海消防中隊的隊員們趕來施救。當時,那個洗衣機連同孩子已被抬出室內(nèi)。小家伙的小腿被彎曲在桶內(nèi),根本無法伸直。消防員給他穿上防護衣,對洗衣機進行破拆。20分鐘后,洗衣機殼體被破開,小家伙終于“得救”了,還好沒什么大礙。
2015年4月,德州的一個四歲大的男孩,爬進了洗衣機里,卻再也沒能活著出來。當天家里的大人出去買東西,洗衣機里洗了衣服有水,孩子鉆了進去。等到大人回家發(fā)現(xiàn)時,孩子已經(jīng)奄奄一息……
隨后,孩子被家人緊急送往了德州人民醫(yī)院。遺憾的是,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搶救,還是沒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2014年12月,重慶的十歲男孩小磊在家獨自使用洗衣機,意外發(fā)生了,小磊左手的食指被洗衣機絞斷。孩子的父親說,當時洗衣機沒有蓋子,衣服甩出來了,孩子怕洗衣機壞了就用手去扯衣服,結果衣服竟然把手絞進去,絞斷了手指。
2013年11月,福州一名7歲的男孩,因為好奇,把胳膊伸進正在運轉的洗衣機滾筒里,結果被床單纏住,高速旋轉的床單扯著胳膊一起轉,導致孩子胳膊骨折。
2015年3月,杭州一名三歲女童貪玩爬進了洗衣機,滾筒帶著女童轉了好幾圈,孩子被卡在洗衣機里,出不來了。救援人員先是拆了洗衣機的外殼,然后用剪刀把滾筒一點點剪破,緊急救援了半個小時,女孩被成功救出,所幸女孩身體并沒有大礙。
南昌的一對姐妹倆可沒這么幸運了。2013年9月,4歲的姐姐和2歲的妹妹踩著小凳子,爬進了洗衣機里,姐妹倆好奇地摁了洗衣機開關,不幸被洗衣機絞死,發(fā)現(xiàn)尸體時,姐妹倆胳膊手腳都斷了,臉色發(fā)黑,七竅流血。
發(fā)生了這樣的慘劇實在令人心痛,F(xiàn)在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洗衣機,看似溫順的家電,稍加不注意,居然會成為吃人的“猛虎”。
消防部門醒,洗衣機運行的時候,家長朋友要看管好孩子。洗衣機平時不用時,要記得將蓋子蓋好、電源拔掉,洗衣機附近不要放置小凳子。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掉入洗衣機,家長應立刻拔掉電源,如果孩子被卡住要迅速報警,防止誤操作。
不止洗衣機,這些“吃人”事件也要當心
“吃人”的可不止洗衣機,還有防盜窗、旋轉門、車輪、墻縫等等。家長們真得看緊了!
去年10月28日,寧波一名2歲半男童的頭被家里的椅子緊緊“咬”住。直到消防員趕了過來,鋸掉椅子這才幫孩子解了圍。
2015年4月11日,鎮(zhèn)海區(qū)一名小男孩在乘坐自行車時,不慎將腳卡進自行車后輪內(nèi),無法取出。家長無奈之下,撥打了119求助電話。
還有這張——小女孩的手伸到房門和墻體之間的縫隙里去了。PS:這種事情可不少,家長們還是得提醒家里的小朋友,千萬別把手伸進去!
最易發(fā)生意外的3個地方!
一、門縫。家里的木門、防盜門,酒店、廣場等公共場合的玻璃門、旋轉門,最容易卡住小孩的手。一旦手掌、手指伸進去而抽不回來,無論是推還是拉,對小孩被卡部位都是再一次傷害。
二、椅、凳。這主要是指那些有孔洞或柵欄的鐵質(zhì)、木質(zhì)凳、椅,在機關單位、銀行、保險公司等一些辦事大廳,凳面上有孔、洞的凳子比較常見;在江邊公園和廣場,有柵欄的長條木凳也比較常見。小孩若是手指伸進去拔不出來,不僅會帶來疼痛,還會對手指造成傷害。
三、防盜窗。長條狀的鐵質(zhì)柵欄,往往會給調(diào)皮的小孩帶來麻煩。有的將手臂伸進去,或者腳踩下去,甚至把頭伸進去,被卡住后的情況都非常危險。
家長怎么讓小孩規(guī)避風險?
在救援過程中,消防隊員發(fā)現(xiàn),只要是有孔洞、縫隙、開口的地方,小孩似乎都下意識地想去摸一摸,玩一玩。而意外往往就是在這樣的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的。怎么讓小孩規(guī)避風險,消防隊員向家長介紹了三點。
一是要“提醒”。在家中,許多看似常見的家具、擺設都有可能“吃”手指,比如拉開拉環(huán)的易拉罐、塑料凳上的小孔、頂針箍、花瓶的窄口……家長要有主動避險的意識,在孩子年幼時就進行教育,告訴他們不要輕易把手伸進去。
二是要“盯牢”。相比來說,室外的空間更大,不可預知的隱患更多。這就需要家長能了解情形,預判危險。比如廣場上供小孩玩耍的滑梯,小孩一不留神就會發(fā)生手、腳被嵌進去的事故。再如一些有圓洞的凳子、椅子,都是潛在危險。所以,家長帶小孩外出時要格外留意,看緊小孩,不要讓小孩跑出自己的視線范圍太久。
三是要“遠離”。公交車的上下車門以及座位靠墊連接處,噴水池的柵欄、孔洞部位,有許多是玻璃或鐵質(zhì)材料的,邊緣都很鋒利,能輕易將人割傷,一旦卡住小孩,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家長帶著小孩時,要盡量遠離這些一看便知危險的地方,并不時地予以糾正危險舉動。
一旦出了意外如何緊急應對?
一旦出了意外,孩子哭,家長急,慌忙緊張反倒壞事。消防隊員提醒,如果情況不是很嚴重,在等待消防隊員到來前,也可以自行采取一些比較靈活的辦法試一試。
一、潤滑。如果手指是被戒指、鎖洞、項圈等一些小東西卡住,可先把手放在冷水里浸泡,或準備一些冰塊摩擦被卡的手指,再找來菜油、洗潔精、洗發(fā)水、肥皂水等潤滑,試著正反方向旋轉,再慢慢進退拉伸,也有可能順利脫險。
二、剪切。如果皮膚和卡手物之間存在縫隙,而且卡手物容易破壞,家長也可以用剪刀或尖嘴鉗進行剪切,但不要傷著小孩皮膚表面。
三、反轉。小朋友的手、腳被正在旋轉的機器卡住,如果是手工操作的,也可以在熟悉運轉原理后試著反轉,看能否松開縫隙解圍。
在這段時間,如果小朋友哭鬧,可以轉移小朋友的注意力,比如喂他吃零食、玩手機游戲、看動畫片等。但不管形勢多么急迫,家長切忌生拉硬拽,尤其是在用硬物剪切時不要強行動手,很可能對皮膚細嫩的小朋友造成二次傷害。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