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長沙警事 長沙 鐘山說事 長沙火車站 長沙訂票 長沙旅游 長沙電話
陸星垣
陸星垣,江蘇省江陰縣人。1905年12月26日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他在南菁中學讀書時,成績在班內名列前茅,連年獲得減免學費的獎勵。當時,他受“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首先在南菁中學提出抵制日貨,并組織同學到茶館講演,揭露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受到同學們的愛戴,被推選為學生會會長。中學畢業(yè),因成績優(yōu)異,學校準備保送他到金陵大學攻讀棉作專業(yè),希望畢業(yè)后能回校指導植棉技術。由于金陵大學是教會學校,陸星垣婉辭了校長的好意,而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后改為中央大學)農科。學習期間,帝國主義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他又積極投入反帝斗爭,曾到南京英商怡和洋行開設的工廠發(fā)動工人罷工。同年暑假,東南大學農科主任鄒秉文組織包括陸星垣在內的農墾調查團,參加唐啟于教授領導的農業(yè)經濟組,對黃河河套一帶進行調查。陸星垣在調查過程中,對發(fā)展中國西北農業(yè)經濟提了一些建設性意見。1927年,北伐戰(zhàn)爭逼近南京,東南大學被迫停課,他先后去中國合眾蠶桑改良會南京蠶種場養(yǎng)蠶,并學習制種;去鎮(zhèn)江蠶種場進行春蠶種母蛾檢查,并養(yǎng)秋蠶,生產一代雜種,實習冷藏浸酸。通過這一年緊張的工作,基本掌握了養(yǎng)蠶制種整套知識和技能,對他以后從事蠶業(yè)教育和科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28年7月,他畢業(yè)于中央大學蠶桑系,受聘任浙江大學農學院蠶桑系助教,翌年改任中國合眾蠶桑改良會鎮(zhèn)江女子蠶業(yè)學校教務主任及該會所屬蠶種場的技師、總技師、場長等職。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江浙等地相繼淪陷,華東蠶業(yè)受到嚴重摧殘。1937年11月他輾轉去內地,歷任四川蠶絲試驗場技師、云南大學蠶桑科講師、副教授、教授等職?墒,舊中國的云南大學,不僅缺少開展蠶業(yè)科研工作的基本儀器、設備和參考資料,甚至連一間像樣的蠶室也沒有。他認為中國落后、貧困的原因,是科學技術落后,決心出國深造,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報效祖國、造福人民。1945年中華農學會選拔公費留美學生,他被錄取,進入美國依阿華州立農工學院,在研究生院攻讀遺傳育種。經過3年半的刻苦學習先后取得了碩士、博士學位,受到了導師的青睞,安排他在州立農業(yè)試驗場繼續(xù)從事遺傳育種工作。在美國,雖然有完善的實驗設備,優(yōu)厚的生活待遇,為許多科學工作者向往,但陸星垣日夜思念的是祖國蠶桑事業(yè)的發(fā)展。1949年,他從電臺廣播和國內親朋好友的書信中,得知祖國大部省、區(qū)已經解放,感到興奮和欣慰,決心回歸祖國。這時,他收到浙江大學竺可楨校長的聘書,真是高興萬分。一天他從報紙上看到“戈登將軍號”輪船將前往上海撤回美國僑民,去程可搭載旅客?墒敲绹煌赓u給中國留學生到香港的船票。船抵香港時,廣州尚未解放,只有繞道天津,再從天津到杭州。陸星垣在香港時,巧遇中央大學同學尹良瑩。當時,尹任臺灣中國蠶絲公司經理,邀他去臺灣任副經理。陸星垣毅然謝絕了尹的邀請。后來經香港一個進步組織的幫助,搞到開往天津的船票。幾經周折,終于于1949年11月到達杭州。后來想起此事,他深有感慨地說:“那時我選擇了一條光明大道,非常正確,否則,一步之差將鑄成千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