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俄國支持下,泛斯拉夫主義成為巴爾干半島主流思想,巴爾干半島諸國也積極擴軍及進行外交工作,謀求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希望奪取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土。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結(jié)盟,5月,黑山和希臘也參加,組成巴爾干同盟。1912年10月8日,黑山向土耳其宣戰(zhàn),10月4日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聯(lián)合向土耳其帝國發(fā)出最后通牒,10月17日土耳其向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宣戰(zhàn),18日希臘向土耳其宣戰(zhàn)。結(jié)果土耳其戰(zhàn)敗。由于列強干涉,1913年5月30日雙方在倫敦召開和會,原屬土耳其的馬其頓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及希臘瓜分,塞薩洛尼基則被并入希臘,隨后奧匈帝國加入和會,奧匈恐怕塞爾維亞得到塞國西南面的阿爾巴尼亞后會變得更加強大,堅持阿爾巴尼亞必須獨立,奧匈的動議正與塞爾維亞一直希望透過奪取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建立一個包含塞爾維亞,黑山,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及阿爾巴尼亞的‘大塞爾維亞’夢想違背。此后,塞爾維亞國內(nèi)更加仇視奧匈,成為奧塞戰(zhàn)爭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