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長沙警事 長沙 鐘山說事 長沙火車站 長沙訂票 長沙旅游 長沙電話
吳奈溫
吳奈溫原名德欽秀貌。在仰光大學讀書時他參加過反英學生運動。他還曾跟隨緬甸民族英雄昂山從事民族獨立運動,是有名的“三十志士”之一。吳奈溫由于與昂山共同創(chuàng)建了緬甸獨立軍而被稱為“緬軍之父”。1949年以后,吳奈溫長期擔任緬軍總司令,總參謀長。 1962年,吳奈溫創(chuàng)建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并任主席。此后,他一直擔任緬甸黨、政、軍最高領導人。直到1972年4月,吳奈溫宣布“還政于民”,辭去軍職,專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和總理。1974年初,新憲法實行,革命委員會解散,民選政府成立,吳奈溫當選為國務委員會主席,即總統(tǒng)。 吳奈溫執(zhí)政后,主張在緬甸實行“緬甸式的社會主義”,一度對主要工商企業(yè)和銀行等實行國有化。幾年后,他在經(jīng)濟政策上進行了一些調(diào)整和改革,放寬對私人工商業(yè)的限制,恢復吸收外援和外資。這些措施對緬甸經(jīng)濟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政治外交上,吳奈溫執(zhí)政時期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奉行獨立自主的、中立的不結盟對外政策。他主張同一切國家保持友好,但不為任何大國所左右,不參加大國集團,也反對把不結盟國家變成第三集團。吳奈溫政府還重視發(fā)展同鄰國的友好關系,大大加強了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友好往來。吳奈溫曾以政府總理身份訪華,與中國簽訂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和《關于兩國邊界問題的協(xié)定》,為后來《中緬邊界條約》的正式簽訂打下了基礎,吳奈溫前后共12次訪問中國。 1978年3月7日,緬甸人民議會選舉吳奈溫連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和總統(tǒng)。1981年11月,吳奈溫宣布辭去國務委員會主席職務,由吳山友接任。1988年7月,吳奈溫辭去綱領黨主席職務,由吳盛倫接任。